马岩公开课课件(杜甫).ppt

马岩公开课课件(杜甫).ppt

ID:53614863

大小:416.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4-20

马岩公开课课件(杜甫).ppt_第1页
马岩公开课课件(杜甫).ppt_第2页
马岩公开课课件(杜甫).ppt_第3页
马岩公开课课件(杜甫).ppt_第4页
马岩公开课课件(杜甫).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岩公开课课件(杜甫).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歌行体”古诗中有一种歌行体,它的特点是不讲究格律,任由诗人创作兴致所至,抒发感情,句数多少不限,可以说是句式整齐的“自由体”诗。杜甫,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他忧国忧时,留传至今有1450多首诗歌,思想与艺术造诣极高,是我国诗坛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集大成者,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尊为“诗圣”.作者简介唐代中期爆发“安史之乱”,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759年,杜甫一家辗转流落到四川成都,靠朋友的资助在浣花溪畔盖了一所茅屋,暂时有了安身之处,但生活依旧是清苦的。两年后

2、的一个秋天,一场暴风雨把杜甫的茅屋上的茅草吹得七零八落,导致一家人在冷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眠之夜。此情此景让杜甫感慨万分,于是写诗抒怀。写作背景怒号挂罥长林梢庇护突兀布衾三重茅沉塘坳飘转zhuǎn俄顷广厦shàqǐngxiànsāng丧乱见此屋háojuànchángbìwùchóngqīnào正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

3、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精读探究1、假如你是诗人,看到茅屋被吹破,茅草四处纷飞,你是什么心情?第一节有描写心情的词语吗?2.第二节中写道:“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为什么用一个“老”字,怎么理解?3.“归来倚杖自叹息”,他叹息什么?4、第三节中“长夜”仅指诗人笔下的凄风苦雨的秋夜吗?一代诗圣有如此遭遇,你作何感想?5、长夜难眠的作者在想些什么呢?6、从中看出作者的理想是什么?他是个怎样的人?茅屋为秋风

4、所破歌秋风破屋群童抢茅长夜沾湿祈求广厦写景记事抒情自己天下寒士推己及人忧国忧民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成了后来很多文人志士的精神食粮。你能不能再举几个爱国名句?以”杜甫,我要对你说”为题,与他来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吧!遥寄杜甫一份油然而生的敬意;一份出自内心的关怀;一片穿越时空的祝福;......背诵课文积累名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首诗作于代宗广德元年(763)春。延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

5、终于结束了。诗人在剑南喜闻蓟北光复,想到国家可以重新安定,人民可过安定生活,自己可以携眷还乡,喜极而涕。诗人的“喜”,从另一个方面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诗歌诵读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诗歌诵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