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g桩复合地基分层沉降监测实例分析

cfg桩复合地基分层沉降监测实例分析

ID:5363972

大小:135.5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08

cfg桩复合地基分层沉降监测实例分析_第1页
cfg桩复合地基分层沉降监测实例分析_第2页
cfg桩复合地基分层沉降监测实例分析_第3页
cfg桩复合地基分层沉降监测实例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cfg桩复合地基分层沉降监测实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第25卷第4期河南科学Vo1.25No.42007年8月HENANSCIENCEAug.2007文章编号:1004—3918(2007)04-0613—04CFG桩复合地基分层沉降监测实例分析宋建学,代辉,周同和(1.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郑州450002;2.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郑州450002)摘要:复合地基的变形计算方法不同,计算结果不同.通过对某实测工程地基分层沉降监测数据的研究,发现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有较大差距.分析产生差距的原因并比较了不同方法的差异.对刚性桩复合地基相似

2、工程的变形计算与预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关键词:复合地基;分层沉降;数据分析中图分类号:TU472.3+2文献标识码:A1工程概况郑州市某住宅楼,主体建筑地上32层,地下2层,高99.8m,基础长106.8m,宽22.3m,基底埋深9m·采用CFG桩复合地基,桩径400mm,间距1300mm,桩长16m.主要地质土层土性指标见表1.表1主要地质土层土性指标表Tab.1Soilparameters2分层沉降监测分层沉降管埋设是在基坑开挖到坑底,场地平整之后,垫层浇注之前.分层沉降监测共设3个孔位,其平面位置见示意图1.1北图1分层沉降监测

3、点平面布置示意图Fig.1Arrangenlentofsettlementmeasuringspots收稿日期:2007—06—08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攻关项目资助(200510459073)作者简介:宋建学(1967一),男,河南洛阳人,教授,博士,从事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研究.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614——河南科学第25卷第4期各孔位沉降标具体埋设日期及首测日期见表2分层沉降监测设备埋设日期及首测日期一览Tab.2Listofburyingandfirsttestingdateofsettlement

4、measuringdevice表2,实测原始值见表3及图2(2号孔在上部结构施工中被损坏,无监测结果).孔号012340●【ll:l5-表3沉降标竖向布置位置实测值●●IJTab.3Realverticallocationofsettlementmeasuringdevicem10●IlJ●IlJ1520L●II25_●lIJl30图2沉降标埋深示意图Fig.2Buryingdepthofsettlementmeasuringdevice3分层沉降监测结果监测结果见表4.表4分层沉降标竖向位移值Tab.4Verticaldisplac

5、ementofsettlementmeasuringdevice注:2004年10月13日为封项日期.主体沉降观测数据显示,封顶时的沉降量为23.33mm,稳定时的沉降量为31.72mm,与分层沉降监测结果比较接近.将主体沉降观测结果添加到分层沉降监测结果中,作为桩顶所在平面土体沉降量,可得到不同深度土体的沉降量,即CFG桩复合地基的变形(如图3,图4).沉降量/mm010203040051015202530图31分层沉降孔不同深度±体的沉降量图43分层沉降孔不同深度土体的沉降量Fig.3Settlementof1holeindiff

6、erentdepthng.4Settlementof3holeindifferentdepth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2007年8月宋建学等:CFG桩复合地基分层沉降监测实例分析一615一由图3,图4可以看出,土体的沉降量随深度的变化规律为:桩顶向下3~5Ill范围内,土体变形量较大;3~5m至10~13In范围内,土体变形量较小(图4最为明显);10~13In至桩端附近,土体变形量也比较大.桩顶与桩端土体变形量较大,应该是桩体上刺入褥垫层和下刺入下卧层引起的;3-5m至10~13m范围内,土体变形量较小,说明

7、桩土之间的相对滑移量较小.由此可得,CFG桩复合地基加固区的变形,主要是由上刺入和下刺入产生的.4CFG桩复合地基变形计算4.1复合模量法(规范法)f-2)1)基础底面处的附加应力Po=480kPa2)确定变形计算深度=B(2.5—0.4InB)=28In3)确定加固区模量提高系数二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g+A=706kN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厶噜+/3(1一m_623kPa式中,——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取0.9;——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取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厶=250kPa.模量提高系数:立:2.54)确定变形计算经验系数变

8、形计算深度内土的压缩模量当量值为32MPa.由规范附录K查到的平均附加应力系数求得.变形计算经验系数取0.2.5)计算复合地基最终变形量[∑—(ZiO—ti-Zi_1)+∑(-Zi-10一ti-1)]=18.4mmi=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