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doc

教育要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doc

ID:53668659

大小:6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05

教育要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doc_第1页
教育要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doc_第2页
教育要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doc_第3页
教育要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doc_第4页
教育要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要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育要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中图分类号]G{40・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J2095-3712(2014)30-0011-03[ZW(N][作者简介]韦卫(1965—),男,江苏大丰人,本科,江苏省大丰市飞达路初级中学校长,中学高级。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十八大报告的这一论述,体现了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教育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那么教育要进行哪些方面的改革才能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呢?2013年12月7日,我市召开了义务教育工作会议,

2、笔者在会上聆听了成秋牛局长题为《确立四种观念,让教育返璞为真》的讲话,学习了“朴素的教育观、明智的教师观、大度的学生观、科学的评价观,,四种观点。结合自身三十多年的工作实际和心路历程,笔者深深地感到必须从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调整课程内容、改革评价机制五方面入手,加大教育改革和创新力度,以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一、转变教育观念一一教育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基础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没有先进而正确的教育观念便不会有正确的教育方向和行动。当前社会已进入信息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教育耍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就必须树立全面的质量观,以徳为首,以育人为本,以教学为中心,促使学生德、智、

3、体、美诸方面全面协调发展;要超越唯分数第一的观念,坚持质量的全面性、管理的全员性和全程性,强调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强调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的共同进步与发展,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学生:既强调分数、升学率,又强调学生的终身发展;既强调学生的道德品格、个性、行为习惯,又强调学生的合作、探究、沟通能力;既重视学生知识的掌握,又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本领和实践能力。教师:既是知识的消费者,又是知识的生产者。他们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和课堂的主宰,师生之间以民主、平等、和谐、人道的关系共同参与课堂教学。教师

4、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应以平等的首席、谈话节目的主持人、导演的角色为学生搭建舞台,学生是课堂的主演、主人、主体。教师既耍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又耍有良好的专业素养,既要能教好书,又要能育好人,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师德修养、教育科研和体育艺术素养,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学校:既取得较高的教育质量,又取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同时还提升了全体教职工的团队意识和协作水平。学校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环境不断优化,同时文化不断积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积极的舆论导向和优良的价值观念充满校园,人人都是主人翁,人人争当学校的形象代言人。二、改变教学方式一一教育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途径没有教不好的学

5、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传统的教学观讲究师道尊严,教师似乎成了真理的化身,学生是绝对的服从者,教师在教学中是绝对的权威,教学方法刻板单--。教师希望每个学生都能获得高分,这就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忽视了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发展。课堂教学习惯于千人一面、万人一书,单一的教学手段,刻板的教学方式使“唯师、唯书、唯上”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教师灌,学生收”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立于被动一方,消磨个性,灭掉灵性”,压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部分“尖子”学生在被强行灌输、大题量、超强度训练、死记硬背、超大考试密度等应试教育的重压下,虽然也能取得较好的书面成绩,但它是建立在学生被压迫基础之上的,学生处于被动、屈从

6、的地位,无法产生学习的积极性。确切地讲,这种应试教育的做法消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必定会破坏学生的学习生态,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对成绩中下等的学生而言,更是心理上受到严重摧残,厌学情绪油然而生。在这样的教法之下,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培养,兴趣得不到激发,学习变成了枯燥无味的强迫活动。现代教育应重视人的培养,重视全体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之相配套的教学方法应当是生本化的、探究式的、独立自主的、相互合作的、积极主动的学习。这样的教学讲究师生民主、平等、和谐与人道,讲究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特长的培养,讲究因材施教,教、学、做相结合,讲究学生知识、技能和方法、过程与学习情感的共同发展,这样

7、的教法对培养学习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终身持续发展必定能起到持久的作用。近几年来,我校实施“分阶段、分层次”的“双分”教学策略,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一教育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如今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让知识以两年一个周期的速度更新,教师再也不是知识的权威。学生开放化的学习模式,打破了教师对知识的垄断,教师现存的知识和能力储备再也不会是“一劳永逸”。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已不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