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丝蛋白A在结直肠腺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doc

细丝蛋白A在结直肠腺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doc

ID:53697324

大小:75.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4-06

细丝蛋白A在结直肠腺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doc_第1页
细丝蛋白A在结直肠腺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doc_第2页
细丝蛋白A在结直肠腺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doc_第3页
细丝蛋白A在结直肠腺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doc_第4页
细丝蛋白A在结直肠腺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细丝蛋白A在结直肠腺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细丝蛋白A在结直肠腺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作者:史建伟刘会艳王贵英于跃明王小玲杨会钗王士杰【摘要】目的探讨细丝蛋白A(filaminA,FLNa)在结直肠腺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结直肠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FLNa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FLNa在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组织,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的TNM分期、肝转移、淋巴结转移及肠壁浸润深度相关。结论FLNa的低表达在结直肠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关键词】结直肠肿瘤;细丝蛋白A;免疫组

2、化学法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且疗效并不乐观,近25年的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徘徊在50%〜60%(2〕。肿瘤的复发和远处转移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细丝蛋白A(filaminA,FLNa)属交联性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家族,参与细胞骨架的形成、形状改变及抵抗破坏性机械压力(3〕,并调节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4)。因此推测FLNa在结直肠癌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FLNa在结直肠癌的常见类型——腺癌组织和结直肠正常组织中的表

3、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资料,探讨其与结直肠腺癌发生、浸润和转移的关系。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随机选取60例蜡块标本,均来自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二科2009年1月〜6月期间的手术切除标本。癌标本取自肿瘤中心处,正常组织标本取自距肿瘤边缘至少10cm处。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无其他部位原发肿瘤,术前无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史。1.2试剂和方法釆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免疫组化试剂盒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兔抗人FLNa单克隆一抗购于Epitomics公司。二氨基联苯胺(DAB)显色剂购于TIA

4、NGEN公司。操作步骤严格按免疫组化试剂盒说明进行,以人子宫组织着色作为阳性对照,以磷酸盐缓冲液(PBS)代替一抗进行染色作为阴性对照。1.3结果判断FLNa定位于细胞质。在高倍镜下选择5个视野计数,每个高倍视野下计数200个细胞,计算出平均细胞阳性率。染色强度分为浅染、淡黄、棕黄和棕褐4个等级,颗粒状态又分为无明显颗粒、稀疏颗粒、一定量颗粒和弥漫性颗粒4种情况。综合分析每张切片的阳性率及染色强度,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分为4级:阳性细胞数<25%,染色较淡,未见明显颗粒者定为“-”;阳性细胞数22

5、5%〜<50%,染色淡,可见稀疏颗粒者定为"+”;阳性细胞数250%〜V75%,染色棕黄,可见一定量颗粒者定为“”;阳性细胞数275%,染色棕褐,可见弥漫性颗粒定为“"。由2名有经验的临床病理医师阅片,确定判定结果。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数据应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设检验水平a=0.05。2结果2.1FLNa蛋白的表达在60例标本中,FLNa蛋白在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0%和91.67%,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0)o见表1,图1。表1FLN

6、a的表达情况(略)2.2FLNa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癌组织中FLNa蛋白的表达与性别、年龄、部位、肿瘤大小、分化程度、肉眼观形态和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与肿瘤的TNM分期、肝转移、淋巴结转移和肠壁浸润深度相关(PV0.05)。见表2。表2FLNa表达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略)3讨论FLN家族成员的共同点是具有连续串联的重复B折叠结构。FLNa基因结构高度保守,表达广泛,对哺乳动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FLNa蛋白二聚体亚基相对分子质量为280kD、长度约为80nm,包括氨基端的

7、肌动蛋白结合结构域(ABD)和由24个串联的重复序列形成的棒状结构域,中间间隔两个分别含大约30个氨基酸残基形成的较链结构。ABD为含有275个氨基酸残基的片段,包含多个连续的模体,这些模体最初在B血影蛋白、抗肌萎缩蛋白和a辅肌动蛋白中发现,后在其他肌动蛋白纤维结合蛋白中也发现该结构。含有大约96个氨基酸残基的重复序列具有类似免疫球蛋白样结构,重复序列具有良好的韧性,机械性信号通过棒状结构和“较链”片段而进行传递(5〕。两条多肽链在竣基端的第24个重复序列末端相连,形成与其功能有关的"V”型同源二聚

8、体⑶。FL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能够绑束纤维状肌动蛋白,诱使其形成强有力的立体肌动蛋白凝胶(6〕。FLNa分子棒状结构域中的多重B片层结构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提供了界面,能够与多种具有重要功能的蛋白质相互作用,且多数蛋白质是细胞信号分子的膜受体,FLNa分子作为重要的信号转导支架蛋白而参与细胞增殖、黏附、迁徙等多种行为(7)。此外,FLNa还影响多种受体在细胞内的表达,干预多条与肿瘤形成有关的信号转导通路,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8)。目前尚不完全清楚F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