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检测的分析【临床医学专业论文设计】.doc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检测的分析【临床医学专业论文设计】.doc

ID:53697973

大小:6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6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检测的分析【临床医学专业论文设计】.doc_第1页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检测的分析【临床医学专业论文设计】.doc_第2页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检测的分析【临床医学专业论文设计】.doc_第3页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检测的分析【临床医学专业论文设计】.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检测的分析【临床医学专业论文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临床医学论文-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检测的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24h动态血压(ABPM)波动规律及范围。方法采用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检测42例老年高血压病I、II级患者的动态血压。结果I级高血压病患者SBP波动均値为50mmHg,DBP波动均値为28mmHg;U级高血压病患者SBP波动均値为58mmHg,DBP波动均値为35mmHg。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均値SBP和DBP呈双峰双谷状,各吋间点上的平均SBP与DBP均高于正常老年人组,II级高血压病患者表现尤为明显。结论血压变异性高低对判断高血压病情及预后有重要意义。【关键词】老年人

2、高血压动态血压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ABPM)可以24h连续监测血压,了解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已广泛应用于高血压的诊断、治疗、预后判断等方面。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更易导致心、脑血管病变和心力衰竭,了解并掌握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24h血压波动规律及范围,有助于早期发现高危因索,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可降低老年人的病死率〔1〕。本文对42例老年人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旨在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24h动态血压波动规律及范围。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60〜80岁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42例,其中男27例,女15例。高血压病I级23例,U级19例。高血压的诊断按照2004年中国

3、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根据心电图、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肾功能等,进行临床分级、分度。1.224h动态血压监测方法本组受检者在作24h动态血压监测前,1周内未服任何抗高血压药物,或自行停服抗高血压药物1周以上。24h动态血压监测采用无创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美国PMI公司-5000A型)。受试者均检测右上臂血压。测试时间上午8〜9时至次日上午8〜9时。调定白昼(上午8时〜下午10时)每隔30min,夜间(下午10时〜上午8时)每隔60min自动充气测压1次。记录并贮存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値。受试者保持日常工作和生活起居。嘱受试者自动测试时,右上肢保持静

4、止状态。1.3数据处理24h动态血压监测的原始数据,统计分析下列参数指标:24h平均收缩压(24hSBP)与舒张压(24hDBP);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与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tj舒张压(nDBP);夜间白昼的收缩压勻舒张压比値(n/dSBP,n/dDBP)。计算每2h血压均値,画出表达24h内血压随吋间变动的曲线。1.4统计学方法本文统计数据用均値土标准差(x士s)表示。统计学显著性使用F与t检验。PV0.05定为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SBP及DBP波动的范围,I级高血压病患者SBP波动均値为(51±3.9)m

5、mHg,DBP波动均値为(28±1.9)mmHg;U级高血压病患者SBP波动均値为(58±4・9)mmHg,DBP波动均値为(35±2.6)mmHg。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均値SBP和DBP呈双峰双谷状,各时间点上的平均SBP与DBP均高于正常老年人组,H级高血压病患者表现尤为明显。血压第一高峰在8〜10时之间,第二高峰在16〜20时之间,且收缩压的第二高峰明显高于第一高峰,12〜14时和0〜4时为明显低谷状。3讨论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随访已经显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存在着明显地昼夜节律性变化。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心源性猝死、脑卒中特别容易发生在清晨和上

6、午,与一天中其他时间相比,心脏病发作的危险度高40%,心脏猝死的危险度高29%,各型中风的危险度高49%〔2,3〕。本硏究表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波动曲线长勺形消失,各时间点上的SBP和DBP均値明显高于正常老年人,II级高血压病尤为明显,以16〜20时更为突出,口血压昼夜波动的幅度、范围大于正常青年人,说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大。其原因可能是老年人压力感受器官调节血压的敏感性减退o孙宁玲等〔4〕报道高血压病人血压变异性(BPV)与靶器官损伤(TOD)呈显著性正相关;我国学者认为血压变异性与高血压靶器官损伤之间的相关系数大于24h的平均血压与靶器官损伤

7、之间的相关系数〔5〕,说明血压变异性高低对判断高血压病情及预后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通过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了解老年人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的特点采取合理冇效的治疗策略,对减少老年高血压崽者清晨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进一步做好高血压二级预防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値,値得推广。【参考文献】1WeberMA,FoderaSM.Circadianvariationsincardiovasculardisense:chronolherapeulicappro・achestothemanagementofhypertension.RevCardiovascMed,2004,5:14

8、8-155.2KarioK,PickeringTG,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