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如何避震.doc

家中如何避震.doc

ID:53709585

大小:16.36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6

家中如何避震.doc_第1页
家中如何避震.doc_第2页
家中如何避震.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家中如何避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二年级《家中如何避震》教案唐小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让学生能充分意识到在家中可能遇到发生地震的危险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在家中合理逼震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保护自我人身安全的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在家中合理逼震的方法。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躲避发生在家中的地震灾难。教学准备:课件及相关图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教材插图中小床的剧烈摇晃以及床下小孩“啊,地震了!”的呼喊,展示了人在家中突然发生地震时的场景,随即卡通小熊猫提出:“如果地震发生时,你正好在家,该怎么办?”用小熊猫提出的问题引入本课教学。二、结合学生实际

2、,教师讲述为主,分别讲述家中楼房与平房两大类避震的常识。(1)地震发生时,对于家住楼房的学生,“小博士”提出“就近找安全地方躲起来”的逼震方法,以“家住楼房的同学,注意护住头部,最好找下面这些地方躲起来”概括出家中躲避地震的要领:护住头部和找安全的地方。出示PPT图。以四福插图展现了小朋友护头躲在家中可以避震的地方的场景:房间内承重墙墙角、狭小的卫生间、结实的写字台下面、低矮的家具旁。意在告诉学生,当地震发生时,躲避到这些地方的做法是正确的。(2)教师、学生互动,开展以下活动:(a)、说一说,家中有没有结实的写字台和低矮的家具可以躲避地震。(b)、找

3、一找,教室内哪里是承重墙的墙角。自己的家里哪里是承重墙,应该躲避在哪个位置。(c)、演一演,怎样护头躲在墙角或低矮的家具旁(可以讲台或课桌为例)(d)、对于学生的回答、表演,教师要及时给予点评,肯定其合理之处,纠正不正确的做法。(3)师生互动:假设地震发生,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护住头从室内往室外开阔处跑,并配以“家住平房的同学,如果室外场地开阔,应尽快跑到室外避震”的文字描述PPT。意在告诉学生,室外场地开阔,是跑出室内避震的前提条件;如果室外并不开阔,时间又特别紧急时,还是按照以上方法在室内躲避为好。说一说:自己家的室外是什么样的,开不开阔;如果要

4、从室内跑出去,应当注意什么(护住头)教师补充讲解:跑到室外,不要靠近楼房、围墙、树木、电线杆、悬挂的广告牌和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物。第一次震动后,随时有可能再次震动,因此,在正式解除警报之前,应留在安全地带。(4)、用四幅插图,借“银杏娃娃”之口,同桌互议、全班讨论等方式,逐图说一说为什么不能靠在窗户旁边、不能跑进厨房等地、不能待在床上、不能盲目跳楼。从反面告诉学生“可不能像下面那样做!”即躲在室内窗户旁、跑进厨房、阳台等地、呆在床上、盲目跳楼。(a)、以案例讲解的方式,让学生明白以上做法的危险之处。(b)、提醒学生:一旦发生了地震,首先要保持头脑

5、冷静,切忌盲目跑向阳台准备跳楼,因为阳台是悬空建筑,最不稳定,极有可能最先坍塌;而跳楼也是极不明智的,这样容易摔成骨折甚至死亡;同时,要注意远离门窗,因为这些部位往往由于墙体有缺口,承压能力相对减小,坍塌的可能性较大。厨房最好不要去,因为厨房有煤气管道等,容易发生意外!待在床上时,周围没有支撑物,不能帮助承重,容易被天花板、吊灯等垮塌物砸伤甚至死亡。(c)、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及时点评,再次强调:躲在房间内承重墙墙角、狭小的卫生间、结实在写字台下、低矮的家具旁等地方才是家中避震的正确做法。(5)、安全小行动:找一找地震时家中不能躲避和能躲避的地方(6)

6、、教师现场向学生展示“家庭防震包”。说一说里面准备了哪些物品,各自的用处是什么;号召学生回家与家长动手准备“家庭防震包”。作业设计:1、用画画的方式,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将家中能躲避和不能躲避地震的地方用简图画出来。2、学生回家与家长动手准备“家庭防震包”。板书设计:6、家中如何避震护住头部和找安全的地方:承重墙墙角、狭小的卫生间、结实的桌下、低矮的家具旁。家住平房,如室外开阔,尽快跑到室外;但不靠近可能倒塌的高大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