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doc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doc

ID:53717624

大小:26.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6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doc_第1页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教案(一)教学目标: 1、能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喜欢西南地区的民族音乐,并乐于了解其音乐文化。 2、能够感受、体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的音乐情绪,理解歌曲所表达的生活内容,掌握合唱的相关知识,懂得歌曲中衬词的作用。 (二)教学设计思路: 用富有西南特色的民歌《猜调》感受其活泼欢快的旋律及幽默风趣的歌词及衬词,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和兴趣。进一步欣赏利用民歌素材编写的混声四部合唱《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感受体验其民族风格及合唱所形成的艺术效果,再以多听多欣赏的形式,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

2、情感体验,达到教学目标。 (三)教材分析: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这首混声合唱是根据撒尼(彝族的一个支系)民歌及彝族民间艺人金国富的歌曲改编而成的歌曲表现了云南彝族人民在丰收后的节日里,与远方的客人共度佳节的欢乐心情,同时也表现了彝族人民热情好客的习俗与风尚。 《猜调》云南民歌。活泼欢快的旋律、风趣幽默的歌词及衬词,让人印象深刻,带领唱的二声部合唱。 《小河淌水》混声四部合唱,让学生拓展视野,丰富情感体验。 (四)教学方法: 1、情感体验,激发兴趣,以欣赏法为主,讨论讲解为辅。 2、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脑、动

3、口,分组合作,探究实践。让全体学生在多种课堂交往方式中充分发挥主体参与的积极作用。 3、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增大课堂信息量,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1、引入 播放云南民歌《猜调》(独唱) 让活泼欢快的旋律,以及风趣幽默的歌词及衬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及兴趣。 设问:此曲为什么地方的民歌及特点(衬词),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西南民歌。 2、学习新课: 老师简介此曲。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是有丰富的民族音乐资源。极是特色及魅力。其中《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这

4、首混声合唱是根据撒尼(彝族的一个支系)民歌及彝族民间艺人金国富的歌曲改编而成的歌曲表现了云南彝族人民在丰收后的节日里,与远方的客人共度佳节的欢乐心情,同时也表现了彝族人民热情好客的习俗与风尚。 3、聆听《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感受、体验歌曲的基本情绪,请同学们谈谈歌曲中的演唱形式有哪些?如领唱、衬词的运用等。 4、老师总结,引出什么是混声合唱。使学生了解它包括了哪些些部及合唱中的领唱形式。 5、引导学生唱这首歌的两段音乐素材,初步体验歌曲的风格及衬词的作用。 6、复听此曲 引导学生着重体验,领会歌曲的民族

5、风格及合唱所形成的艺术效果。 7、拓展延伸 欣赏混声合唱曲《小河淌水》或《赶墟归来啊哩哩》或有领唱的二声部合唱《猜调》等,让学生有更多的直观感受,并可以进一步的了解混声合唱这种歌唱的体裁形式和感受具有民族风格的衬词。 8、《五月蝉虫唱得好》支声性二声部合唱的形式。 如时间允许,让学生听听原汁原味的侗族大歌。这首歌衬词比歌词重要的多,衬词才是歌的主体。歌手们要凭借歌曲的优美旋律及令人遐想的和声来展示自己动人的歌喉及高超的演唱技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