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顺民教授从脾论治肾病经验.pdf

李顺民教授从脾论治肾病经验.pdf

ID:53725916

大小:150.42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20

李顺民教授从脾论治肾病经验.pdf_第1页
李顺民教授从脾论治肾病经验.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李顺民教授从脾论治肾病经验.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中医2014年6月第46卷第6期·22·JOURNALOFNEWCHINESEMEDICINEJune2014Vo1.46No.6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还能抑制幽门螺杆菌,其性甚平,消炎精、绞股兰、枸杞子。服用3月为1疗程,连服用1~3疗又不损胃。莪术、刺猬皮等活血化瘀药能改善微循环,促进病程,每能取得良好疗效。变恢复与炎症吸收,促进癌前病变病理改变的逆转。白花蛇舌3病案举例草、天花粉也有防癌抗癌的作用。根据药物的药理作用,唐主郑某,男,52岁,干部。2012年4月14日就诊,主诉:任在治疗时常选用这些既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用药,又有明确药反复胃脘胀痛18年。患者10多年来反

2、复胃脘胀痛,时作时理作用的药物,从而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但他强调,中缓,每因精神忧郁、饮食不慎或劳累发作。1周前行胃镜检查药的药理作用仅仅提供参考,而不能作为治疗主导,中医辨证提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病思维的方式不能变。理报告.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中度异型增生。诊见:胃脘胀2.4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自拟“抗萎平异方”为主方辨证痛,时有烧灼刺痛,得食稍安,嗳气泛酸,纳少乏力,口粘口治疗唐主任临床十分重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他认为这是对苦,舌暗紫、苔黄白相兼而厚腻,脉细滑。诊断:胃脘痛;证中医辨证论治的补充。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唐主任属气

3、虚气滞,血瘀毒蕴,夹有湿热:治以益气行气,化瘀解根据脾胃气虚、气滞血瘀、热毒内蕴的基本病机,在朱良春国毒,清热利湿;以抗萎平异汤加薏苡仁、海螵蛸各3Og,浙医大师治疗萎缩性胃炎用方的基础上,加减发挥,并着重加强贝母6g,茵陈、延胡索各15g,黄连3g,厚朴9g。连服4对胃癌前病变的逆转治疗用药。经过临床实践,总结以抗萎平周,胃脘灼热消失,刺痛缓解,唯感胃脘痞闷。苔转薄白,脉异方(黄芪30g,党参、天花粉、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各缓,上方去乌贝散、茵陈、薏苡仁、黄连、厚朴,继续以抗萎15g,白术、枳壳、徐长卿、莪术、刺猬皮、木蝴蝶、石斛各平异汤加减调治半年,诸症消失,纳食正常。

4、1Og)为基础方,结合不同证型辨证治疗,如偏湿热证,加薏2012年1O月11日复查胃镜.慢性浅表性胃炎,病理报苡仁、黄连、白蔻仁、厚朴、茵陈:偏阴虚证,去党参、莪告未见萎缩及异型增生。术、徐长卿,加沙参、麦冬:偏虚寒证,加乌药、高良姜、九(责任编辑:刘淑婷)香虫:偏瘀血证,加蒲黄、五灵脂、延胡索;缓解期,加制黄李顺民教授从脾论治肾病经验杨栋,杨曙东指导:李顺民深圳市中医院,广东深圳518033[摘要]介绍李顺民教授从睥论治肾病的学术观点。肾病从脾论治源于“五脏相关”学说,中医认为脾、肾分属后天之本与先天之本,脾与肾之间存在着横向、纵向和交叉的多维联系,调理脾的功能可以影响

5、肾病理生理状态,肾病可以通过治脾来完成。在临床实践中李教授体会到,脾虚是慢性肾脏病的基本痛机,在治疗过程中保持脾气的健运是愈病不可忽略的基本环节,因此,提出了肾病从脾论治的学术观点,并认为肾病治脾适用于慢性肾脏病各个阶段。[关键词]慢性肾脏病;五脏相关;从脾论治;脾气虚弱;李顺民[中图分类号]R25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6—7415(2014)06—0022—02DOl:1O.134574.cnki.jncm.2014.06.011李顺民教授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和湖南名医夏度衡教的健运,这是愈病不可忽略的基本环节,提出了肾病从脾论治授,对中医脾胃病和肾

6、病的诊治均有很深的造诣和独特的见的学术观点。现将其主要观点及经验浅析如下。解。李教授继承了邓老“五脏相关”的观点,主张五脏相关辨1理论根源——五脏相关,肾病可通过治脾来完成证,强调综合调理,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体会到:脾虚是慢性中医学认为,脾居中焦,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升清肾脏病的基本病机,治疗过程中应时时注意调补脾气,保持脾和统摄血液,为后天之本。肾居下焦,其主要生理功能有藏[收稿日期]2013-11-25[作者简介]杨栋(1974一),男,医学硕士,副主任中医师,研究方向:中医肾脏病诊治及血液净化治疗。新中医2014年6月第46卷第6期JOUI{NALOFNEWCH

7、INESEMEDICINEJune2014Vo1.46No.6·23·精,主生长、发育、生殖和水液代谢,为先天之本。脾肾二脏胃则疾病易愈”。这些观点都提示脾气虚弱是疾病发生的主要不仅功能上有异,空间上也不相连,然而,在维系人体的正常内在因素,而我们临床所见肾脏病的发病与愈后复发也大多与气生命活动中,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脾主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虚、抵抗力低下密切相关,因此,李教授认为慢性肾脏病的基能,需借助于肾阳的温煦,故有“脾阳根于肾阳”之说。肾中本病机是脾气虚弱,强调从脾论洽肾脏病。李教授在临床观察精气亦有赖于脾所运化水谷精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