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的经济学分析.pdf

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的经济学分析.pdf

ID:53727368

大小:289.3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20

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的经济学分析.pdf_第1页
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的经济学分析.pdf_第2页
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的经济学分析.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的经济学分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费豫配置1农业经济2ol4,lo农地承包经营杈流转问题的经济学分析◎李启宇摘要: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利于促进农地规模经营,提高农地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但是,农地流转中存在强制流转、农地非农化、流转期限较长、中介组织作用没有充分发挥、风险防范机制缺失等问题,制约了流转。本文用制度变迁理论、地租理论、交易成本理论、风险理论等进行了经济学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关键词: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变迁地租交易成本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十六大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

2、略,提出采取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强有力措施解决“三农”问题特别是农民的问题。城乡统筹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发展要求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土地是农民拥有的重要资源,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只有使其流转,才能合理配置农地,实现规模经营,增加农营。各地在推进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进行了一系列制度改民收入,实现城乡统筹。因此,推进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成革,促进了农地规模经营,提高了土地生产率,增加了农民为基层组织推进城乡统

3、筹的重要途径。农地流转的相关利益收入。但是,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主体有农户、基层组织(乡镇政府或村集体)和业主。大规了农地流转。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分析,并从经济学角度模流转农地,转移农村劳动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政探讨出现此问题的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为相关绩,这部分潜在利润的存在,使基层组织产生了较大规模流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促进农地流转。转农地的原始动力,于是基层组织大力推动农地承包经营权一流转,甚至强制农民转出农地。有些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中,、农地承包经营

4、权流转问题及原因分析1.少数地方村或乡(镇)强制农民流转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度是考察农地流转工作的唯一指标。少数目前,各地土地转出途径多样,有村上组织、乡镇组地方基层组织为了追求政绩,单纯追求土地规模经营度,强织、自己寻找、亲朋介绍、合作社组织和企业业主上门联系制农民流转农地。基层组织要么采用行政手段人为推动流等。其中,由村或乡(镇)组织流转的农户占大多数,是主转,或者过分运用财政补贴(如:地租补贴)来吸引社会资要的转出途径。这说明土地转出主要由村集体或政府主导,本入驻,从而促进农地流转。因此,很多

5、地方的农地流转都由农民自发流转的较少。但是,少数地方出现违背农民意愿具有一定规模,少数地方出现了强制农民转出农地的现象。强行农户流转农地承包经营权的现象,有的甚至不经农户同2.流转耕地非农化意代替农户流转土地。有些农户已经转出农地,但仍然明确在城镇郊区,有的村社的业主将转入的耕地用于发展二表示“不愿意流转”。农民不愿意流转的原因有流转价格偏三产业,甚至有些农地实质是“以租代征”,发展非农产业,低、自己种能保证粮食需求、家庭非农收入不稳定和外出打违反了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利用用途的规定。流转

6、工无门路等。大多数农民认为农地是基本生活来源,能提高后}向农地非农化}I勺原因有两个:一是业主方面,由于农业是家庭经济收入。农地对大多数农户仍然是基本生活保障。弱质产业,比较效益低,经营农业风险高且效益得不到保经济学家诺思认为,制度变迁是一个制度不均衡时追求障,为了获得不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的收益,就不顾国家土地潜在获利机会的自发交替过程。当外部环境变化时,会产生管理相关法律规定,改变农地用途,发展非农产业;二是地潜在利润,但是在原有制度安排下,当事人无法获取这种潜方政府和基层组织方面,为了谋求集团

7、利益,推进流转,增在利润。理性的当事人具有追逐这种潜在利润的动机,进而加地方收入,将农地非农化流转,或坐视业主农地非农化利产生对新制度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产生制度创新的动力,用,或与业主合谋“以租代征”,不用报请上级政府同意,从最终推动原有制度发生变迁⋯。制度变迁的目标是使潜在的外而规避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用途管制。部利润内部化。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国家为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作为农村基层组织的村或乡(镇)政府,承担着贯彻执经济、社会及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行党和政府关于农村工作

8、的各项方针政策的重要任务。党的划定土地利用区,确定土地使用条件,并要求土地所有者和※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编号:12YJC630099);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编号:10SA111);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项目(编号:CR.1113);四川理工学院人才引进项目(编号:2010XJR.CW04)。一75—【资源配置】农业经济2ol4,l0使用者严格按照国家确定的用途利用土地的制度。《中华人民府、村集体的支持,投资人更愿意跟政府或村集体谈判。四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我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