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黄帝内经》的养生观.pdf

浅谈《黄帝内经》的养生观.pdf

ID:53727816

大小:173.41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20

浅谈《黄帝内经》的养生观.pdf_第1页
浅谈《黄帝内经》的养生观.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浅谈《黄帝内经》的养生观.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4年6月河南中医June2014第34卷第6期HENA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Vo1.34No.6浅谈《黄帝内经》的养生观李菊芳,董筠(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9;2.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00)摘要:《黄帝内经》论述的养生理论丰富多彩,为人类健康、预防保健作出巨大的贡献。保持起居有常、劳逸适度,营养均衡,情志得调,气血流畅,就会内脏机能平衡、协调,保持身体健康,-h-,fl'3要掌握自然界的规律,主动地适应自然界,劳逸适度避免劳心劳体,树立健康的人生观,

2、保持身心健康人体阴阳平衡,方能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黄帝内经》的养生理论重视顺其自然、养肾精调脾、不妄作劳等,体现了自然而然的养生理论关键词:《黄帝内经》;养生观;顺应自然;阴平阳秘;养肾精调脾;不妄作劳本文引用:李菊芳,董筠.浅谈《黄帝内经》的养生观[J].河南中医,2014,34(6):1006—1007.中图分类号:R2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5028(2014)06—1006—02养生即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保养身体,调节情志,最终阳气始发,夏季自然界生机勃勃阳气旺盛,人体养生也顺应达到祛病

3、而延长生命之的目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自然界萌动生发之阳气以养阳。秋冬季节肃降闭藏阳气,探讨了人体衰老及病死的原因,总结了先秦道家的养生长寿阳气潜藏体内,阴气生发,人体内随着季节变化出现阳消阴的经验,强调预防重于治病,确立了养生思想的整体观,使得长,故秋冬养生当养阴。而且要顺应四季自然变化调养五养生学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迅速发展。脏,如肝木其气升发,通应春季阳气始发,故春养肝气。心火通应夏季火热旺盛之阳气,故夏养心气。肺金其气主降,1顺应自然、阴平阳秘通应秋季阳气的收藏,故秋养肺气。。肾水主纳气,通应冬季生

4、、长、壮、老、已是自然界万物发生发展的必然定律。阳气的闭藏,故冬养肾气。人们的生活必须与天地阴阳消人类也不毫不例外,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故健康长寿是人类长的变化规律相适应,不断提高人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共同的心愿。《黄帝内经》把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协同发展,作力,才能使人体的生理功能保持在稳定平衡的良好状态,达为养生健身的第一要素。《黄帝内经》认为:人与自然界有着到健康长寿的目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随着季节相通的关系;人与天地相参,与自然界息息相通,生命的根本的变化,起居生活应作出相应调整,即春天晚睡早起,多

5、于在于人之阴阳与天之阴阳的相互通应:“生之本,本于阴阳”。庭中散步,升发阳气感受春光。顺应夏季昼长夜短的特点“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晚睡早起,尽量多接受阳光的照耀。秋露寒应早睡早起,避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始终也。”《黄帝内经》指出了养免秋夜寒露侵袭人体。顺应冬季昼短夜长的特点早睡晚起生要顺应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自然界的变化可以直接或间以免损耗阳气。接的影响人体,而机体则相应地产生反应。人体在昼夜阴阳2养肾精调脾。先后天并重的自然变化,与天地的阴阳保持消长平衡,以使机体的变化

6、顺应外环境的变化,即适应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四2.1食饮养生。调脾护胃早在2000年前,《素问·藏气法时的气候变化。昼夜晨昏的阴阳变化亦如四季,晨如春温、时论》中就提出“饮食有节”养生观念。饮食是人类获取能昼如夏热、昏如秋凉、夜如冬寒。人与天地相应,不仅能主动量的唯一途径,与人类的健康长寿密切相关,饮食有节,人体地适应自然,更能主动保护自身,以增强适应气候及环境变能量充足才能抵抗疾病,饮食不节不仅不能得到足够的营化的能力。《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春夏养阳,秋冬养养,而且损伤脏腑功能。阴,以从其根,

7、敝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即春季万物复苏,2.1.1饮食寒热适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饮食物不仅能提供营养,饮食物的收稿日期:2014—02—05过热过凉也能损害脏腑功能,不利健康。因此《灵枢·师传》作者简介:李菊芳(1986一),女,江苏苏州人,硕士研究生。云:“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指出了健康的通信作者:董筠,E—mail:juliad1998@yahoo.com.cn饮食,温度必须适中,不要过于寒凉或过于热,寒凉败胃。现·1006·第34卷第6期李菊芳

8、,等:浅谈《黄帝内经》的养生观Vo1.34No.6代医学表明反流性食管炎与饮食过烫有关,饮食温度适宜有3不妄作劳力健康养生。《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特指出:“形寒寒饮则伤脾,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健康的饮食“不妄作劳”的现实指导意义:只有注意凡事适可而止、根据自身的内在需求,如形寒而喜热饮,反之损伤正气气机不可过度,才能达到延年益寿。过度劳累将损耗人体的精气逆乱,此时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