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转笼活性污泥复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试验研究.pdf

生物转笼活性污泥复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试验研究.pdf

ID:53729184

大小:287.28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0

生物转笼活性污泥复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试验研究.pdf_第1页
生物转笼活性污泥复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试验研究.pdf_第2页
生物转笼活性污泥复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试验研究.pdf_第3页
生物转笼活性污泥复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试验研究.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生物转笼活性污泥复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试验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8卷第11期水处理技术Vol-38NO.1l2012年11月TECHNOLoGYOFWATERTREATMENTNov.,201299生物转笼活性污泥复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试验研究秦新林,杨小俊,鲁敏(武汉纺织大学纺织印染清洁生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200)摘要:采用生物转笼与活性污泥复合工艺,以中试规模处理某高校校园生活污水。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为5h,转笼转速0.5r/min左右,转笼反应槽中气水体积比1:1,污泥体积回流比100%时,出水COD平均为26.7mgm,NH-N、TN和TP平均质量

2、浓度分别为12.4、15.5、0.67mg/L,COD、NH一N、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0.4o/o、63.1%、59.8%、58.6%。关—I调:生物转笼活性污泥复合X-艺;生活污水;脱氮除磷中图分类号:X703.1;X79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3770(2012)11-0099.004污水的生物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和生要发生在转笼在空气中的转动过程,水槽中的微生物膜法。单一的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均有一定的物在转笼搅拌作用下以及回流的污泥在反应槽内富不足。因此,近年有人将活性污泥

3、和生物膜法结合起集活性污泥,形成复合式生物系统,但是反应槽中的来形成了复合式生物处理工艺。复合生物系统较单活性污泥会使槽中溶解氧浓度偏低,而聚磷菌必须一生物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它可以提高系统生物量、在好氧环境下才能过量吸收问,因此反应槽内溶解增加容积负荷和耐冲击负荷能力,且具有一定的脱氧不足,必须补充一定的氧气,为聚磷菌提高充足的氮除磷功能等㈣。溶解氧。水力驱动复合生物处理工艺流程见图1,污曾庆福同等人设计了一种水力驱动生物膜反应水经提升后和回流污泥及内回流液一起进入配水器,结果表明,其系统对COD、SS、NH.N和

4、TN的去槽,配水槽出水驱动转笼转动,活性污泥在沉淀池进除效果较好,但由于生物膜泥龄较长,生物膜法对TP行泥水分离,通过定期排泥控制系统中生物量及泥的去除效果不是很理想。本项目通过在水力驱动生物龄长短。试验每个周期分进水、反应、沉淀、排水、闲膜反应器后增设污泥回流单元,使反应槽中富集出具置5个阶段。其中进水0.25h,充水0.6h,沉淀1h、有良好的泥水分离能力及生长大量聚磷菌的活性污排水0.5h,排水采用不同高度的阀门人工控制。反泥,即形成转笼载体生物膜及反应槽活性污泥的复合应与闲置时间根据试验情况而定。调节池:L

5、xBx式生物系统,以获得进一步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H=3.5mx3.5mx1.5m,有效容积14.0m;生物转笼:通过生物转笼活性污泥法处理武汉纺织大学阳1.5mx1.6m,有效容积2.2m3;反应槽:LxBxH=3.0光校区生活污水的中试试验,研究了转笼转速、污泥回流比参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以及系统对污染物降解的一般规律。l试验部分⋯叶ii一1.1装置及流程由水力驱动的生物转笼中的生物膜好氧过程主图1试验装置Fig.1Flowschemesforexperimentalequipmem收稿日期:2012.03.0

6、5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计划优秀中青年人才项目(Q20081706);武汉市科学技术局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76o323108)作者简介:秦新林(1986一),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水污染控制工程;E—mail:1986xinlin@163.com联系作者:杨小俊:E—mail:yangdavis@126.com100水处理技术第38卷第11期mx1.80mx1.65m,有效容积8.55m;沉淀池:40.9究了转笼转速分别为0.2、0.25、0.33、0.5、1r/min(对mx1.0m,有效容积

7、2.6m;填料:25mm。应的内回流量分别约为0.23、2.04、2.91、3.23、3.451.2试验方法mVh)5种情况下的污水处理效果,结果如图2、图3水力驱动生物转笼反应器的载体挂膜与活性污和图4所示。试验阶段,温度为19~21℃,原水泥培养过程,采用连续进水方式,利用原水对载体进COD为245~287mg/L,Nit3.N质量浓度为27.6~行挂膜并同步培养活性污泥。COD为170~37532.4mg/L,TN质量浓度为33.4~40.5mg/L,TP质mg/L;NH.N质量浓度为25~46mg/L;TN

8、质量浓量浓度为2.03~2.45mg/L。运行时,转笼进水流量度为34~53mg/L;TP质量浓度为1.20~3.601.71m3/h,污泥体积回流比为100%,转笼反应槽中mg/L;温度为15~25℃;pH为6.4~7.6。培养初期气水体积比1:1,污泥龄控制在8~10d。采用较低的转速,以使微生物能较快的吸附在转笼载体上,当具有一定生物量后逐渐调大转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