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店楚简《老子》的真相及其与今本《老子》的关系──与郭沂先生商讨-论文.pdf

郭店楚简《老子》的真相及其与今本《老子》的关系──与郭沂先生商讨-论文.pdf

ID:53743370

大小:394.37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2

郭店楚简《老子》的真相及其与今本《老子》的关系──与郭沂先生商讨-论文.pdf_第1页
郭店楚简《老子》的真相及其与今本《老子》的关系──与郭沂先生商讨-论文.pdf_第2页
郭店楚简《老子》的真相及其与今本《老子》的关系──与郭沂先生商讨-论文.pdf_第3页
郭店楚简《老子》的真相及其与今本《老子》的关系──与郭沂先生商讨-论文.pdf_第4页
郭店楚简《老子》的真相及其与今本《老子》的关系──与郭沂先生商讨-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郭店楚简《老子》的真相及其与今本《老子》的关系──与郭沂先生商讨-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郭店楚简研究中((国哲学史999年第期郭店楚简《老子》的真相及其与今本《老子》的关系与郭沂先生商讨—高晨阳99年湖北荆门郭店出土的战国楚简老(子下(称简本与今本主(要指王弼本及帛书本有重大的差异。今本老(子分道经和德经两篇,凡81章,五千余言。简本的内容只及于今本31章,今本“章之后的文字全无,仅二千余字,为今本的五分之二,章序与今本亦全然不。,、、。,同竹简的整理者根据竹简的形制分为甲乙丙三组简本与今本具有这样大的差异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及种种解释竹简整理者说由于墓葬数次被盗竹简有缺失简本《老子》亦不·。”,例外((

2、郭店楚墓竹简前言》)郭沂先生不同意这种说法认为竹简之间文字句义皆衔接无,,。间那些残破的竹简所缺乏的文字也可以据他本补齐因而竹简是完整的((从郭店楚简(老,。,,子)看老子其人其书》(哲学研究》1998年第7期以下所引皆出自此文且简称郭文)郭文。,的这一看法是正确的那么简本是一部什么性质的书?它与今本何以有如此的差异?其间,,又是什么样的关系?郭文断言;它是简本是一部完整的《老子》的传本今本由简本发展而来、,,;在简本的基础上经后人重新修订编排而成今本和简本是两部不同的书简本属原始的传本,,。为春秋时期老耽所作而今本为战国中期与

3、秦献公同时的太史澹所作它源于老耽所作原本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看法,关涉于先秦老学乃至整个先秦学术的演变史。若能成立,确如郭文所说:“历史上的有关争论,大致可以在这一框架下获得合乎情理的解释。”但郭文所提供的证,,,。据不充分忽略了与其证明相反的史料因此郭文所作出的判断并不是唯一的如何看待简本及其与今本的关系,还可以作出另外的解释。郭店楚墓出土的文献除却(老子)外,大部分属于儒家的文献。竹简整理者根据墓葬的形,,。制和特征推断该墓年代在战国中期偏晚楚简的年代下限应略早于墓葬年代(《郭店楚墓竹·“”。“”,简前言))墓葬器中的一个漆杯

4、底部有东宫之币的刻铭李学勤先生释为东宫之师认为墓主是楚国太子的师傅,这位太子便是后来的楚顷襄王,并断定随葬的文献抄本为供太子诵读。,的教材((荆门郭店楚简中的<子思子>载(文物天地)1998年第2期)陈来先生亦认为竹简,。文献为教授太子及国子的教本并认为其中的儒家文献是选编而成((郭店楚简之<性自命,,出)篇初探)载(孔子研究》1998年第3期)如果竹简文献确为教授太子而编抄的教本则它们,。的编抄年代当在楚顷襄王作太子时即在公元前324年至前229年之间·“,”。《史记老子列传》载有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澹见秦献公之

5、语郭文引用了这条史料,认为“这段文字明言太史澹,当然是关于太史澹的史料”,但在时间上有误。·,“”,;其据《史记秦本纪》考证说孔子死后百二十九年当为百有六年太史澹见秦献公事在献公,,:“,十一年即公元前374年郭文还引用了(老子列传)下面一段话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77。,,。,:`,。’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郭文断定此上下篇就是今本《老,,,。子)为太史澹所著其成书的下限在太史檐见献公时即公元前374年又据汪中(老子考异》,,

6、。函谷关为秦献公之说断定今本上限不早于秦献公元年即公元384年如果确如郭文所说,简本属春秋末期老耽所作的原本,今本为太史檐所作,那么,从时间上,,“”“”。,看简本必在今本之先即所谓老耽本在太史澹本之先但据现存史料可知这似乎不太可能。现存史籍多有引述《老子》之文者。这些古籍的年代多在太史澹见秦献公之后,所引文字,。:、既见于今本;亦见于简本但也存在着以下情况第一有的古籍在太史澹见秦献公之前第二,有的古籍虽然晚于太史澹见秦献公之年代,但所引述的文字可以确定在太史澹见秦献公以,,。。;只见于今本前第三所引文字不见于简本下举几例.、:

7、“:`,’`,。”“:1《论语宪问》或日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或”,。“”,“曰显然是引述别人的话而这话出自今本(老子)63章孔子反对以德报怨主张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体现了他与老子的思想分歧.·:“::`,。’:`2(说苑敬慎篇》叔向曰老耽有言曰天下之至柔驰骋乎天下之至坚又曰人之,,。’生也柔弱;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刚强其死也枯稿这里引述的是今本《老子)43章。,,。和76章的文字刘向是汉代人但叔向是晋平公时代人与孔子同时若刘向(说苑》所据不误,则叔向所引老耽之语,显然在太史澹见秦献公之前。.:“

8、:,,,,3(太平御览》卷三百二十二墨子曰墨子为守使公输般服而不肯以兵知善持胜者,:`,。,。以强为弱故老子曰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老子的这两句话见于今本(老子)4章(太平,,。御览)虽然年代较晚但这段文字当是(墨子)佚文很可能出自墨子之口而为其及门弟子所说这说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