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变更问题研究——以刑事诉因变更制度为视角-论文.pdf

公诉变更问题研究——以刑事诉因变更制度为视角-论文.pdf

ID:53759874

大小:552.35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24

公诉变更问题研究——以刑事诉因变更制度为视角-论文.pdf_第1页
公诉变更问题研究——以刑事诉因变更制度为视角-论文.pdf_第2页
公诉变更问题研究——以刑事诉因变更制度为视角-论文.pdf_第3页
公诉变更问题研究——以刑事诉因变更制度为视角-论文.pdf_第4页
公诉变更问题研究——以刑事诉因变更制度为视角-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诉变更问题研究——以刑事诉因变更制度为视角-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莹掌论坛竹

2、£与强l公诉变更问题研究以刑事诉因变更制度为视角口昊承栩(复旦大学。上海200433)摘要:刑事诉因变更制度具有制约起诉变更权、限定审判对象和保障辩护权的重要意义。我国现行制度框架内,对公诉变更问题中存在的指控事实和指控罪名随意变更问题。不仅缺乏相关的法律规制,而且有剥夺刑事被告人基本防御权之虞英美和日本的诉因变更制度中对公诉和审判权行使范围的限制和对被告人防御权的保障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关键词:诉因变更;公诉事实变更;罪名变更;公诉事实同一性中图分类号:D925.2文献标识码:A文

3、章编号:1007-8207(2014)07-.0113—07收稿日期:2014—02—23作者简介:吴承栩(J989一),男,浙江义乌人,复旦大学法律硕士辅导员,复旦大学刑事诉讼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公诉变更问题是我国刑事审判实践当中经常出现被告人辩护权.保证辩控审三方“等腰三角”诉讼结构的问题。其实质是刑事审判对象在审理过程中发生变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英美法严格遵循“控审分离”原则。化.需要通过一定的程序对公诉事实或指控罪名进行而诉因的记载又限定了法院审判对象.故若在审理过

4、更改,从而达到追诉犯罪的目的。学界对于公诉事实和程中发现犯罪事实与指控事实发生出入.则必须启动指控罪名的变更问题的探讨起源于1999年重庆市第一严格的诉因变更制度对审判对象加以变更。为此对诉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綦江“虹桥”垮塌案。该案主审法因制度简要介绍如下:院在检察院起诉被告人赵祥忠犯玩忽职守罪的情况1.诉因的含义。刑事诉因来自英美法中的“count”下,却作出了重大安全事故罪的判决。此后,大量关于一词,意为被指控的事项。在英国法中,(1915年起诉书公诉事实和罪名变更的文章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5、。法》第3条明确规定“每一条诉因应当包括被指控犯罪英美和日本的诉因制度也开始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的特定的构成要件。”具体来看。英国的诉因主要包括然而2013年通过并实施的刑事诉讼法对公诉变更问题罪行陈述和犯罪细节。罪行陈述即指控的内容,包括罪始终没有立法上的改进,实践中相关问题也依然存在。名及适用法律;犯罪细节即支持控诉的事实,包括犯罪故本文将通过对英美法及日本的诉因变更制度的比较构成要件事实(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行为和结果)研究,对我国公诉变更问题做进一步探讨。和非犯罪构成要件事实(犯罪时间

6、、犯罪地点和犯罪方一诉因制度概述、法)。⋯罪行陈述侧重于对犯罪事实的法律评价,而犯英美法国家创立了刑事诉因制度.对于理顺公诉罪细节则侧重于对犯罪事实的描述。权和审判权的关系。明确法院审判的对象和范围.保障美国对于诉因的规定与英国没有实质的差别。《美i竹t与强藩掌论坛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第7条(c)规定了大陪审团及检的发生;再次,诉因制度为辩方明确了指控的范围和争察官起诉书的内容构成.要求是“关于构成所指控罪行点,有利于辩方充分行使防御权。实现控辩双方平等对的基本事实的清楚、简要和明确的书面陈述”

7、.“应当就抗。指控的每条罪状说明该行为违反的法律、法规、条例或二、诉因变更制度比较研究其他法律规定。援引有关法律条文”。由此可见,美国对诉因的记载内容为审判和辩护限定了范围.随着诉因记载本质上也包括事实要素和法律要素两部分。案件审理的逐步深入.难免会出现审查的证据与起诉日本自1945年战后在以美军为主的盟军占领的政书记载的诉因相矛盾的情形.而诉因变更则是针对起治背景下.既引进了美国联邦宪法有关保障人权的程诉书指控内容的错误进行修正。诉因变更的价值在于序规定.也引进了一系列英美法以当事人主义为特征

8、提升了刑事诉讼对效率的要求.避免了由于指控罪名的诉讼制度。诉因制度也随之引入。根据《日本刑事诉不能定罪或者指控罪名错误、发现遗漏犯罪嫌疑人等讼法》第256条的规定,日本起诉书包括被告人基本情情形下重新启动新的诉讼程序追诉犯罪的情形。在一况、公诉事实及罪名三部分,而“公诉事实应当明示诉定条件下进行诉因变更.可以在确保诉讼效率的基础因并记载。为列明诉因,公诉事实应当尽可能涵盖犯罪上。最大限度地保证程序和实体公正。纵观法治发达国时间、场所及方法。特别指明足以构成犯罪的事实”。[2]家的诉因变更制度.我

9、们将其归纳为“限制型诉因变更对于诉因的含义。日本学界通说认为:诉因为检察官对模式”、“职权型公诉变更模式”、“混合型诉因变更模于被告该当特定犯罪构成要件所形成之具体犯罪嫌疑式”。事实之主张。[3】公诉事实的作用在于对被控犯罪的事1.限制型诉因变更模式。基于当事入主义模式下实进行客观性的描述,与公诉事实不同的是,诉因是检对当事人权利保护和重视的立场.英美法对于诉因变察机关在公诉事实基础上结合法律条文进行评价所形更经历了从“绝对严格主义”向“相对严格主义”的历史成的结论。也包括事实描述和法律评价两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