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城市大气颗粒物污染浓度的变化特征-论文.pdf

兰州城市大气颗粒物污染浓度的变化特征-论文.pdf

ID:53764110

大小:345.61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5

兰州城市大气颗粒物污染浓度的变化特征-论文.pdf_第1页
兰州城市大气颗粒物污染浓度的变化特征-论文.pdf_第2页
兰州城市大气颗粒物污染浓度的变化特征-论文.pdf_第3页
兰州城市大气颗粒物污染浓度的变化特征-论文.pdf_第4页
兰州城市大气颗粒物污染浓度的变化特征-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兰州城市大气颗粒物污染浓度的变化特征-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7卷第3期环境研究与监测2014年9月科研报告(1—5)兰州城市大气颗粒物污染浓度的变化特征苑广辉张镭奚晓霞梁捷宁(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00)摘要:通过对兰州市冬季不同高度大气气溶胶的监测数据的分析,得出不同高度气溶胶浓度分布,进而分析TSP和PM,。与气象要素之间的相关性,以及近2O年气溶胶浓度变化。结果表明,高度16m和9m处的TSP浓度比高度625m处的TSP浓度高,高度50m处的PM。。比9m和625m处的PM。浓度高;16m高度的TSP浓度与日最高气温呈正相关,9m高度的TSP浓度和日最低气压、日最低气温、

2、平均气温、平均风速都呈负相关,625m高度的TSP浓度与平均本站气压和日最低本站气压都呈负相关。同时9m高度处PM。。浓度与日最高气温呈正相关,625m高度处PM。浓度与平均气温呈正相关。近20年的对比分析表明,兰州城市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冬防”举措对于改善市区空气污染状况很有成效。关键词:气溶胶,TSP,PMl0’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X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G)01—0079(2014)03—01—05-05的自然扬尘等。人为源主要是工业生产、生活燃烧、1引言机动车尾气排放产生的烟尘、粉尘。兰州市区大气污染以颗粒物为主,颗粒物浓度直接影响着兰州空气随着经济

3、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排人大气中的质量指数四。兰州市冬季逆温天气多,逆温层厚,强度污染物急剧增加,不仅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大,平均风速小,静风率高,大气层结稳定,大气污染产生了明显的气候效应,影响空气质量和能见度以物不易扩散嗍,加上冬季采暖期烟尘排放量很大造成及人类健康【l1。其中大气气溶胶污染因为来源多样,了兰州市冬季严重的大气污染。分布不均,影响机理复杂,对其研究受到人们的关对近地层气溶胶的垂直分布研究,已有学者分注。析了北京市冬、春季气溶胶元素和离子的垂直分布大气气溶胶是大气中悬浮的固体和液体微粒,特征[8-91。气溶胶质量浓度的时空变化具有一定的规一般常见的

4、主要有沙尘气溶胶、碳气溶胶(黑碳和有律性,气象要素对其影响明显【枷。本文旨在了解兰州机碳气溶胶)、硫酸盐气溶胶、硝酸盐气溶胶、铵盐气城市冬季不同高度大气气溶胶浓度分布及其对应的溶胶和海盐气溶胶。粒径小于100~m的粒子称为总气象条件,分析近20a来兰州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的悬浮颗粒物(TsP),粒径小于101~m的粒子称为可吸情况。人颗粒物(PM,。)。当气溶胶粒子通过呼吸道进人人体时,有部分粒子可以附着在呼吸道上,甚至进入肺部2资料与方法沉积下来,直接影响人的呼吸,危害人体健康。兰州市冬季大气污染较严重,是一个多种污染在兰州大学物理楼顶(16m)和皋兰山顶(625m)源并

5、存的城市,天然源主要有,外来颗粒物由于障两个不同高度的采样点,于1992—12—01~10日使用碍物阻挡风速降低而降落在市区,市区内裸露地表KB—l2OE采样器对大气中总悬浮微粒(rI’SP)进行了采样,每天采样6次,每次2h,采样流量120L/min,共收稿日期:2014-05—08.采得TSP样品264个。同期在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2CB955302)院dx-楼顶(约9m高),兰州大学家属院14层楼顶作者简介:苑广辉(1991—1,女,吉林白山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大气边界层和大气湍流方面研究。.(约为50m高)及皋兰山顶(约为

6、625m高)3个不同2环境研究与监测第27卷的高度上设置采样点,使用FA一3型气溶胶粒度分标准(GB3095—1996)-"级标准(0.3mg,/m3)。同时,16m布采样器(参照安德森分级采样器设计)对大气中的高度监测的8d中,有7d高于国家二级标准,超标率PM。。进行了分级采样。每天采样一次每次22h,采样为87.5%。最高日平均浓度为1.42mg/m3,为国家二级流量28.3I./min。该采样器各级采集的粒子空气动力标准的4.7倍。625m高度处rI’SP平均浓度为0.37m~tm3,学等效直径范围(D)和采集粒子的直径间隔(ZXD)~II略高于国家二级水平。可

7、见16m污染程度较625m表l所示。更为严重。1999年9m高度处TSP平均浓度为采用重量法对大气中TSP和PM。的浓度作了定0.66mg/m3,高于国家二级标准。同时,9m高度监测的量分析,并使用FA·3型气溶胶粒度分布采样器测10d里,有9d高于国家二级标准,超标率为90%。最定了不同粒径范围PM。的质量浓度,所用的计算公高Et平均浓度为0.97mg/m,,为国家二级标准的3.2式为:倍。而在625m高度处TSP平均浓度为0.22mg]m3,低C(W—W0)(1)于国家二级标准。由此可知,9m高度处污染较625mC各级飘尘:(乙),V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