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池区晚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

贵池区晚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

ID:5378422

大小:215.8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2-08

贵池区晚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_第1页
贵池区晚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_第2页
贵池区晚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贵池区晚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安徽农学通报,AnhuiAgri.Sci.Bul1.2013,19(24)61贵池区晚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汪原英(贵池区梅龙农技推广区域站,安徽池州247112)摘要:池州市贵池区晚稻应用“3414”回归最优设计进行肥效试验,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采用三元二次模型得出氮、磷、钾养分最佳施用量为每667mN12.5kg、PO4.3kg、K:O6.3kg,最佳产量为460kg/667m。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推荐适宜此类区域该土种田块的施肥方案,晚稻产量500kg/667m,氮磷钾配比为12:4:6。肥料配方氮磷钾配比为20—15

2、—10,总含量45%。667m底肥施用腐熟的菜子饼肥25kg+45%fig方~625kg+46.4%尿素3kg,分蘖肥(移栽后5d)追)~646.4%尿素8kg,穗肥(倒三叶期)追1~646.4%尿素4kg+60%氯化钾6kg。关键词:池州市贵池区;“3414”肥效试验;晚稻;施肥模型;推荐施肥量中图分类号$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3)24—61—03按照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和《安徽省“3414”表2晚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因子水-~'(kg/667m')肥效田间试验总体方案》要求,2013年

3、在梅龙区域站进行晚稻”3414”肥效试验。通过试验,获得晚稻肥料效应方程,研究出本地区晚稻最佳施肥量和施肥方法,结合土壤养分测定,采用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结合土壤养分测定,评价施1.4.2小区设计小区长8m、宽2.5m,面积20m。随机排肥方案的合理性,提出比较切合实际的推荐施肥量及养分配列,2次重复。小区间做埂覆膜,有独立的排灌沟。移栽密比,为提高晚稻生产的产投比和肥料利用率提供科学施肥度为每小区9行,每行56株,株行距31.2cm×14.5cm,每依据。667m1.47万穴。1材料与方法1.4.3施肥方法氮肥分基肥、蘖肥、穗肥施

4、用,比例为5:31.1供试肥料及价格表1中肥料均由贵池区梅龙农技推;2,磷肥全作基肥。钾肥分基肥、穗肥施用,比例为5:5。基广区域站提供。肥在小区做埂后均匀撒施再推平入泥,分蘖肥在移栽后5d表1晚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供试肥料情况撒旌,穗肥在倒3叶期撒施。各小区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管理措施一致,管理时期以6处理为标准。晚稻成熟后,每个小区单打单收。各小区施肥量见表3。表3晚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施肥量统计(kg/667m~)1.2供试作物及目标产量晚稻品种为五丰优T025,目标产量为500k~667m。1.3试验田概况试验田地处

5、N30。38.157、E117。36.882,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均气温16.ICE,无霜期257d,年降水量1400~1700mm。试验于2013年3~7月份在池州市贵池区马牙街道滨河社区孙建华承包田实施,面积1100m。该田块地势平坦,肥力均匀,排灌良好,周围无高大建筑及树木。土类为潴育性水稻土一沙泥田,有机质44.9g/kg,碱解氮251mg/kg,速效磷9.5mg/kg,速效钾60mg/kg,pH6.0。试验于6月20日播种,湿润育秧,7月17日移栽,1O月14日收获。1.4试验设计1.4.1试验因子水平设计采用农业部

6、推荐的“3414”最优回归设计,共设3因素4水平14个处理。试验因素2水平见2结果与分析表2。2,1各处理对晚稻实产的影响从表4看,N。P。无肥处理基金项目: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作者简介:汪原英(1977一),女,安徽贵池人,农艺师,从事农技推广工作。收稿日期:2013一ll一2962安徽农学通报,AnhuiAgri.Sci.Bul1.2013,19(24)的产量最低为316.83kg/667m,为最高产量的NzPzKz处理的14.6591,达极显著水平,可以用此方程确定氮磷钾肥的最大68%,说明试验田的地力水平尚好。由于试验

7、在我区稻瘟病施肥量和最佳施肥量。最大施肥量为(kg/667m)N:14.9、重发区域,试验田受谷粒瘟为害,对氮素水平高的处理产量P。0:6.8、K:0:9.5。最佳施肥量(kg/667m)为N:12.5、P0:带来一定影响。4.3、K0:6.3。平均产量为464.15kg/667m。表4晚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产量统计2.3.2一元二次模型采用一元肥料效应模型拟合时,以处理2、3、6、11(不同水平,P、K适量)进行N肥料效应拟合,由此,分别对处理4、5、6、7及6、8、9、10进行P、K肥料效应的拟合。单因素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

8、为:y=a+bx+cx式中y为籽粒产量(kg/667m。),x为肥料用量(kg/667m),a为截距,b、c为回归系数,最佳施肥量通过边际效应分析求得。2.3.2.1氮效应一元二次模型y=344.1735+15.813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