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春秋》《左传》谥号的原貌——评董常保《〈春秋〉〈左传〉谥号研究》

还原《春秋》《左传》谥号的原貌——评董常保《〈春秋〉〈左传〉谥号研究》

ID:5378660

大小:231.8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2-08

还原《春秋》《左传》谥号的原貌——评董常保《〈春秋〉〈左传〉谥号研究》_第1页
还原《春秋》《左传》谥号的原貌——评董常保《〈春秋〉〈左传〉谥号研究》_第2页
还原《春秋》《左传》谥号的原貌——评董常保《〈春秋〉〈左传〉谥号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还原《春秋》《左传》谥号的原貌——评董常保《〈春秋〉〈左传〉谥号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29鼍”4期贺州学院学报2013年12月Vo1.29No.4JOURNALOFHEZHOUUNIVERSITYDee.2O13还原《春秋》《左传》谥号的原貌——评董常保《(春秋>(左传>谥号研究》杨宗红(贺州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广西贺州542899)[摘要]《(春秋)(左传)谥号研究》是研究《春秋》、《左传》谥号的一部力作。论著显著特色是遵循“尊尊”原则,以“礼”统领全书;详细统计并细致分析了《春秋》、《左传》的谥号情况,体现了严谨的治学精神;论著对学术界关于春秋赐谥礼制中的多有分歧的相关问题也做了深入的探析,最大程度上还原了

2、《春秋》《左传》谥号的原貌。[关键词]《春秋》;《左传》;谥号[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861(2013)o4__0075__03谥号属丧葬礼仪文化范畴,是古代礼义教化制稽梳理,潜心揆理,历时七年,终于完成专著《(春度的组成部分,是尊者及相关礼官为已逝贵族拟定秋)(左传)谥号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年4谥号的具体礼制程序。《春秋》一书严守礼制,遵循月出版,以下简称《研究》)从学术角度而言,既丰富“尊尊”原则,用大量篇幅和统一的体例记载了周天了《春秋》学与《左传》学研究的领域,亦拓宽了

3、研究子以及诸侯的葬后举谥,力图通过善恶褒贬之义以的视野。挽救“礼崩乐坏”的世风,维护国家的政治统治。论著尊重《春秋》的“尊尊”原则,采取总分结自《春秋》《左传》问世以来,研究之作便汗牛充构。《研究》共分五章,结构为“总一分一总”。第一章栋,但研究其谥号者却屈指可数。清代之前主要有总体介绍春秋礼制及相关问题;第二章探究《春秋》顾栋高的《春秋大事表·春秋凶礼表》和陈延龄《春所书周天子及其王室和列国诸侯的谥号体例;第三秋谥法表》,其余对谥号的论述散见于对经传的阐章探究《左传》阐释《春秋》的谥号特点,第四章专论释中。近几十年来,谥号谥法

4、研究逐渐受到学术界卿大夫谥号;第五章总体考论得谥者行迹之关系。的重视,或研究谥法起源,或探讨“生称谥”问题,或《研究》的显著特色是以“礼”统领全著。这点在论述谥号文化。研究《春秋》《左传》的谥法者,有汪章节结构上有所体现,如第二章探究《春秋》所书周受宽的专著《谥法研究》。该书以宏观视角研究历代天子及王室谥号体例,先天子,然后列国诸侯,最后谥法,涉及《左传》谥法的仅有部分章节;论文类主为女性贵族。第三章探究《左传》谥号特点,在论述要有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附录《周代谥法》、杨希左传》解释《春秋》谥号后,先男性谥号,再女性谥枚《论久

5、被忽略的<左传)诸侯以字为谥之制》、师宁号,第四章专论卿大夫谥号。具体的分析中,作者也《论生称谥及谥法起源问题》、杨希枚《论周初诸王紧扣“礼”。《春秋》《左传》人物纷繁,等级各异,即便之生称谥》、董芬芬《春秋时代的谥制与诔文》、闫丽是同一等级之人,有谥者,也有无谥者。《研究》指《(左传>人物称谓中“谥”的社会意义》等。总体而出,二书遵循尊尊原则、内鲁原则、外诸侯原则,因言,谥法谥号研究较弱,学术成果较少且不够深入,此《春秋》所书各贵族谥号具有一致性。同时又指有分量的成果主要集中在谥法起源及谥号文化内出,一些人物没有谥号(如《春秋

6、》经中共载有十二涵方面,聚焦于《春秋》、《左传》者甚少。鉴于此,董位天子,其中书葬谥者仅桓、襄、匡、简和景五位,其常保副教授长期专研《春秋》、《左传》谥法,留心钩余七位则不载),这与上述谥号原则不符。对此,作[收稿日期]2013—09—30[作者简介]杨宗红(1969一),女,土家族,湖北恩施人,贺州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学。一75—第29卷第4期贺州学院学报2013年12月V0L29No.4JOURNALOFHEZHOUUNIVElLSITYDel3.2013者另从《春秋》“志崩志葬”原则

7、给予了完满解释。生平相符及体现出来的政治关系,比较春秋时谥号桓、襄、匡、简和景均属“志崩志葬”,故有谥号,其他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取向和是非标准,从谥号与生前七位天子或崩葬皆无载,或载崩无葬。至于王室卿事迹不符的人物出发探究谥号的失谥问题,从得谥大夫,一般遵循“外大夫不书葬”,《春秋》仅载有“葬人物比例出发研究该时代妇女和男子在社会和政刘文公”一条,是因为刘卷于定公三年以天子三公治地位及得谥标准、道德褒贬和传统认识的差异身份主持召陵会盟,鲁人视为盟主,这便是“录我等。虽然《春秋》、《左传》人物繁多,谥号体例不一,主”,故破例书之。《

8、春秋》在具体的葬谥书写体例由于将其置于春秋文化语境中来论述,严格依照中,还有以下原则,一是符合七月葬制则不书周天《春秋》《左传》记载的史实,考察谥号背后的礼仪规子葬谥,二是鲁君违背亲奔会葬的礼制则书周天子范,论著仍然条分缕析,“礼”制分明。谥号,三是赴礼不备则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