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最好的备课.doc

读书是最好的备课.doc

ID:53844074

大小:2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8

读书是最好的备课.doc_第1页
读书是最好的备课.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读书是最好的备课.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读书是最好的备课上传:张志明    更新时间:2013-5-715:14:10读书是最好的备课          作为中学教师的你、我,每天做着平凡的事,过着平凡的日子,吃平凡的三餐,看平凡的报纸,做平凡的角色…工作尤其平凡,就是教书、读书;读书、教书。这种看似没有什么变化,甚至还有点乏味的教学生涯,其实每天、每时、甚至每刻都有不同的内容。因为我们的对象是人,是莘莘学子,是最有活力最有潜力的年轻人,每天面对着一张张不同的面孔,要把他们教育成一个将来有用的人,一个面对纷繁复杂的五光十色世界而不自乱脚步的人,

2、实在不是把书教好就行了,而学生最不愿听的就是那些教条式的套话训勉。因此看似平凡的教学岗位,只有不平凡的付出,才有可能结果不平凡。        历史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不仅要有宽广的知识面,古今中外历史都要粗略通晓,还要具备一些理论素养,掌握一定的教学法,大学四年的专业学习不足以使你胜任中学教学。优秀的历史教师无一不是经过较长时间的积累,专业水准才能达到较高的水平。我省一批活跃在一线的历史特级教师,教龄最短的也有18年,尽管他们的成长经历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非常重视学习,不断

3、的阅读,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汲取学术研究成果运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李代贵老师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10年的教研员工作,我听了几百位老师的课,总数超过1000节,其中极大部分是历史课。毫不讳言,为数不少的老师犹如旅游景点的专职导游,每天到班级引领着自己的学生,在设定的路线上行走,每到一处就用别人为他写下的解说词向学生讲解,然后走出教室,算是尽了责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连自己都厌烦和麻木了。究其原因,我有过一个调查,有相当一部分历史教师,除了教科书、教参和教辅材料外,其他的书基本不读,专业

4、期刊甚至连个照面也不打。如此“导游”历史课堂何来生机与活力?喜欢历史而不喜欢历史课实在怨不得学生们了。         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说:“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丰富精神生活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爱书籍,对书籍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马鞍山二中是我熟知的全省第一所省示范高中,一直敬佩二中几任校长温文尔雅的“书卷气”,一直关注着他们历史学科教研团队的成长。接到二中发来的“李代贵名师工作室第一期简报”,一遍通读下来,正贵校长的《读诗与读史》见功见力,

5、代贵老师《读邵盈午〈清华四大导师〉》中对中国教育思考的张力令人击节,陶老师阅读林达《历史深处的忧虑》后对自由的领悟可谓一语中的……品味中使我真切感知了这份简报的不简单。更有意义的是二中让学科特级教师牵头,以名师工作室的形式,拨给专门经费,带动一个学科群整体素养的提高,可谓登高望远,有的放矢;不仅如此还吸收了外校教师参加,体现了二中名副其实的示范效应。“李代贵名师工作室”又以读书沙龙的形式引导大家兴趣盎然地读书、思考、对话、交流、探索、研究、下笔,在推进新课程深入发展的今天,作为有效提高历史教师专业素养的一

6、条路径,可谓润物无声,恰到妙处。         最是书香能致远。作为教师,读书,每天不间断的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是一种真正的备课。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真知的渴求,就是最好的备课,是对人生的最好备课。       1869年,已近花甲的曾国藩在其日记中曾这样写到:“今暮齿衰迈,当从敬静纯淡四字上痛下功夫,…但养得胸中一种恬静书味,亦稍是自足矣”。他把读书看作是从容不迫地悠游于书籍之中,如鱼之在水,如鸟之在林,这是一种自得其乐的愉悦,更是一种恬静的境界。       1

7、922年,梁启超在南京东南大学演讲时,把读书的兴趣表述为四个方面:一是“无所为”,读书不是手段,本身就是目的;二是“不息”,就是要“有瘾”;三是深入的探究;四是“找朋友”。       1994年,年逾八旬的季羡林告诫北大的学子们开卷有益:“自己专业的书当然要读,这不在话下。自己专业以外的书也应该‘随便翻翻’,否则很容易变成鼠目寸光的人。鼠目寸光不但不利于自己专业的探讨,也不利于生存的竞争,不利于自己的发展,最终为大时代所抛弃”。  无论古今,先贤大师们都把读书治学首先看作是为了提高自己、充实自己,满足自

8、己、甚至是愉悦自己的事。只有在自己的修养提高了之后,行有余力,才能去提高、充实、满足和愉悦他人,达到“己立立人,己达达人”。以己昏昏,焉能使人昭昭。        现代社会,灯红酒绿,热闹非凡;当今时代,“作秀”与“戏说”杂呈,眼花缭乱,常使人魂不守舍。难能可贵的是李代贵老师,以个人的影响力,会聚了校内外的一批中青年历史教师,组成读书沙龙,形成难得的“小气候”,让大家在读书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和充实自己,再以一个仍洋溢着书香的读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