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技术在棉花上的应用

转基因技术在棉花上的应用

ID:5384940

大小:175.0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2-08

转基因技术在棉花上的应用_第1页
转基因技术在棉花上的应用_第2页
转基因技术在棉花上的应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转基因技术在棉花上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转基因技术在棉花上的应用郭雨15307130079生物技术是当今最活跃的学科之一。转基因技术作为其中代表,由于能突破种群限制,最大化地发挥人类创造力来改良物种,在生活中的许多方面都有所活跃。本文所要提到的就是其在棉花上的一些应用。(一)技术原理:生物的基本性状都需要蛋白质来体现,而蛋白质由DNA编码。如果通过人为手段,在基因中插入人们需要的DNA,就能使生物产生新的性状。与传统杂交手段相比,转基因不受种群亲缘关系远近所限制,因此显得更为自由,更有创造力。具体步骤如下:(1)从生物体中提取出带目的基因

2、的DNA片段,或用逆转录酶人工合成目的基因,或从基因文库中提取相应的基因片段,再利用PCR技术进行目的基因的扩增。(2)在细胞外,将目的基因的DNA片段通过剪切、粘合连接到带有标记基因的质粒或其他载体上,形成重组DNA分子。(3)将重组DNA分子注入受体细胞并培养扩增,获得大量细胞繁殖群体。(4)从细胞繁殖群体中,利用载体上的标记基因,筛选出已获取重组DNA分子的重组细胞。(5)大量增殖重组细胞,使目的基因在生物体内被正确表达,产生需要的蛋白质,表现出预想的特性。(二)技术应用转基因棉花是该技术的典

3、型应用,目前也已有众多品种。下举三例:(1)抗虫棉棉铃虫是棉花生产的主要威胁。传统手段通过农药杀伤棉铃虫,会使其抗药性增强,从而减弱施药效果。过多的农药也易导致环境污染。转基因技术将能产生毒素的基因注入棉花内,使棉花在生长过程中产生有毒的蛋白质毒杀棉铃虫,以达到减少农药使用的效果(2)抗除莠剂棉与第(1)种相反,将抗除莠剂的基因导入棉花内,保证除莠剂对杂草的杀伤效果时,减少对棉花的伤害,目的也是减少除莠剂的使用。(3)彩色棉传统方法有天然彩色棉与杂交诱变,前者品质较差,易脱色,后者难以稳定遗传。目前

4、已有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的人造彩色棉,但色谱比较单一,技术还在发展中,仍需要大量检验。如果成功,将会对纺织业造成一次冲击。(三)技术优缺点传统纺织业中的许多流程,如施加杀虫剂、除草剂,用染料印染,都会对环境造成巨大污染。这也使得纺织业成为传统高污染项目,饱受质疑。如果稳定安全的转基因棉能够推广,就能大幅简化流程。如果棉花自带抗虫性,就可以省去施放除虫剂的流程,如果棉花自带色彩,就能避免染料的使用。这样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的同时,还能提高生产效率,可谓一举多得。这也是众多科学家坚持不懈的目的但事实上,转基因

5、棉花自诞生以来,一直饱受争议。从国外引进转基因抗虫棉并推广后,我国棉花产量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升。由于棉铃虫受到抵抗数量减少,大量其他害虫的生存环境得到改善,数量迅速增长,对棉花造成新的威胁。在长期的种植过程中,也出现了棉花纤维质量下降、结桃率降低的现象。此外,由于现代社会信息传播便捷,网上资料良莠不齐,主观倾向严重,极大影响了普通民众对转基因技术现状的了解。(四)思考人类社会对新技术的认知从来就没有一帆风顺过。我以为,技术本身无害,需要斟酌的是如何利用技术本身。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全面引入转基因棉

6、并取代普通棉花,确实有点操之过急,但并不是走反面,全面拒绝转基因的理由。仍应循序渐进,小范围内先推广、实验,如果安全有效,再扩大种植面积,同时加强科普力度,提升民众对转基因技术的认可度。踏踏实实打好基础,难道我们真的花不起这点时间么?只可惜过去在这两方面都没有做得很好。此外,转基因技术已经与太多利益牵扯在一起,有国内百万普通棉农,有大量传统印染企业,也有急于推销产品的科研机构,想方设法提升政绩的官员,借话题推波助澜提升名气的网络推手……有想保住既有利益的,也有想从中捞一笔的。转基因恐怕已经不再只是一

7、个科研范畴,对它的推广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