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独山石炭系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pdf

贵州独山石炭系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pdf

ID:53909588

大小:335.44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4-27

贵州独山石炭系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pdf_第1页
贵州独山石炭系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pdf_第2页
贵州独山石炭系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pdf_第3页
贵州独山石炭系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pdf_第4页
贵州独山石炭系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贵州独山石炭系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01年18卷贵州地质Vol.18No.4(Tol.69)2001第4期(总第69期)GUIZHOUGEOLOGY·217·!!!!!!!!!!!!!!!!!!!!!!!!!!!!!!!!!!!!!!!!!!!!!!!!!!!!!!!!!!!!!!!贵州独山石炭系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王约(独山县国土资源管理局,贵州独山558200)[摘要]通过黔南独山数条剖面的追踪、对比,从岩石和生物组合特征等方面分析和研究了石炭系的副层序、沉积体系域及层序关键面和层序。副层序反映了向上变浅的过程。在滨浅海沉积过程中,地表暴露是副层序的顶界面标志之一,但不足为层序界面的标志。独山地区,从汤粑沟组至马平

2、组共识别出30个层序、171个副层序,其中从泥盆系Cystophrentis-石炭系Pseu-douralinia间隔带中的最大海泛面至马平组Pseudoschwagerina首现之下的石炭系可识别出26个层序,156个副层序。与北美大陆相对比,独山地区下石炭统的层序仅在相当Homceras带的德坞阶上部少一个层序,这与下、上石炭统之间明显的沉积间断相关;继承岩关期末海退的大塘期早期的第一个层序界面,即祥摆组第一层煤,可与杜内阶/维宪阶之间的层序界面相对比。独山上石炭统的副层序大体与北美大陆上石炭统的层序大体相当,仅在达拉阶/马平阶的沉积间断面之上少1个,之下少17个。石炭纪冈瓦纳冰期冰

3、盖面积和体积的增大,可能反映到滨浅海沉积相的层序和副层序的缺失程度的增大。[关键词]副层序;层序界面;层序地层;贵州独山[中图分类号]P53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943(2001)04-0217-07黔南独山的石炭系,自20世纪30年代丁文江(1931)、俞建章(1931)等人研究以来,经过近一个世纪的调查与研究,已成为生物地层等方面研究程度较高的地区之一。70年代Vail等人提出的层序地层学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地发展、完善,成为国内外地学界研究的热点与前沿。黔南独山石炭系的层序地层在90年代后期作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泥盆系—石炭系和石炭系—二叠系界线附近的地

4、层(刘本培等,1994;王训练等,1996;王约等,1996)。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沉积学入手,结合生物地层学,通过数条剖面(图1)的详细追踪、对比,对独山地区石炭系层序地图1地层剖面位置示意图;层进行研究。1—公路;2—剖面;T—汤粑沟组;O—祥摆组;G—旧司组;B—摆佐组;M—马平组![收稿日期]2001-04-15[作者简介]王约(1964-)男,1984年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地层古生物专业,现从事国土资源地方行政管理工作,长期业余自费从事黔南地区泥盆系-石炭系地层、生物遗迹及其矿产的研究。·2l8·贵州地质200l年第l8卷界面所限定的一组相对整合的、有内在联系的岩层1地

5、质背景或岩层组序列(VanWagoneretaI,1988),在地层剖面上构成向上水体变浅的沉积序列(Van独山地区石炭系为扬子地台边缘的滨浅海相沉Wagoner,1985)。积环境,除下石炭统中有硅质碎屑沉积外,主要以2.1汤粑沟组的副层序碳酸盐沉积为主。独山石炭系的底界,因未发现牙形刺Siphon-汤粑沟组的副层序(图2a),通常向上由灰黑odellasulcata而存在较大的争论,王训练等色钙质页岩、细晶灰岩-灰色钙质页岩、泥质条状(l996)、王约等(l996)通过详细的沉积层序、生生物碎屑灰岩-浅灰色钙质页岩、似瘤状或瘤状生物地层和海平面变化等研究,认为石炭系的底界应物碎屑灰岩

6、组成,顶部偶为白云岩化或砂岩。副层置于Cystophrentis-pseudouralinia间隔带的汤粑沟组序向上岩石颜色渐浅,层厚逐增,生物化石保存情第一次最大海泛面附近。况渐差,腕足类等化石个体逐渐增大,生物遗迹由石炭系的顶界,国内传统上置于马平阶之顶,相对深水的teichichnus-planolites组合向相对浅水本文根据野外露头和沉积层序的特点,考虑层序的Rhizocorallum-thalassinoides组合或Chondrites-palaeo-对比,采用国际上流行的以pseudoschwagerina首现phycus组合过渡(王约等,l996)。作为二叠系的开始(刘

7、本培等,l996)。2.2祥摆组的副层序2副层序的划分及特征以碎屑岩为主的祥摆组,在剖面上具有两种类型的副层序:一类是副层序向上岩层增厚、颗粒渐副层序(paraseguence)为以海泛面或相对应的粗(图2b),另一类则相反(图2c)。这两类的共图2独山石炭系中常见的几种副层序示意图l—风化残积层、煤;2—炭质页岩、泥页岩;3—砂岩、粉砂岩;4—白云岩、白云质灰岩;5—含燧石白云质灰岩、含燧石灰岩;6—生物碎屑灰岩、壳灰岩;7—含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