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各章.doc

教育心理学各章.doc

ID:53965397

大小:4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4-11

教育心理学各章.doc_第1页
教育心理学各章.doc_第2页
教育心理学各章.doc_第3页
教育心理学各章.doc_第4页
教育心理学各章.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各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绪论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与规律,包括受教育者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和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的教育。2、西方教育学确立的名称与标志真正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人是桑代克,他是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他在1903年著成《教育心理学》一书,后又在1913-1914年扩充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学》,这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比较科学而又系统的教育心理学专著。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而开始确立。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必须坚持哪些原则1、客观

2、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4、教育性原则第二章学习与学习理论1、什么是学习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2、负强化与惩罚有什么区别负强化是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反之,凡是能够减弱行为或者降低反应频率的刺激或事件叫做惩罚。3、观察学习的过程是什么包括注意、保持、复制和动机四个子过程。4、什么是直接强化(外部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直接强化指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替代强化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强化。自我强化,当个

3、体的行为表现符合甚至超过这一标准时,他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5、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标准和条件标准:新符号或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观念能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表象、有意义的符号、概念或命题建立内在联系条件:1、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2、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4、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其认识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结果,旧知识得到改造,新知识就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6、什么是概念形成、概念同化、先行组织者、

4、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接受学习:教师应该给老师提供的材料是经过仔细考虑的、有组织的、有序列的、完整的形式。因此学生接受的是最有用的材料,他把这种强调接受学习的方法叫做接受教学。概念形成:学习者可以对同类事物的各种实例进行分析,对比它们与其它事物的区别,从而发现这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这种方式叫做概念形成。概念同化:所谓概念同化,就是利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以定义的方式直接给学习者提示概念的关键特征,从而使学习者获得概念的方式。它的基本形式包括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指学习的主要内容未直

5、接呈现给学习者,只呈现了有关线索或例证。学习者必须经历一个发现的过程,自己得出结论或找到问题的答案。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7、加涅把学习的结果分为类型?p32按学习结果划分:言语信息的学习、智力技能的学习、认知策略的学习、态度的学习、动作技能的学习8、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学生观是什么p64学习观:建构主义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三个方面。1.学习的主动建构性:学习

6、不是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主动的信息建构者2.学习的社会互动性:学习不是每个学生单独在头脑中进行的活动,学习这也并非是一个孤立的自然的探究者,而是一个社会的人。3.学习的情境性:建构主义者提出了情境性认知的观点,强调学习、知识和智慧的情境性,认为知识是不可能脱离活动情境而抽象地存在的,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学生观:建构主义者强调,学习者在日常生活和先前的学习中,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小到身边的衣食住行,大到宇宙、星体的运行,从自然现

7、象到社会生活,他们几乎都有自己的一些看法。而且有些时间即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一旦呈现在面前时,他们往往也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理智),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这并不都是胡乱猜测的,而是从他们经验背景出发而推出的合乎逻辑的假设。9、随机通达教学、支架式教学的概念:10、罗杰斯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哪三个基本原则1:教师应该是一个表里如一、真诚、完整而真实的人2:无条件积极关注,即对一个人表示看重、认可、欣赏其价值,而且这种感受并不以对方的某种特点、某个品质或者整体的价值为取舍、为依据

8、3:同理心,即设身处地,感同身受第三章学习动机1、什么是耶基斯—多德森定律?P261最佳的动机水平随着课堂性质的不同而不同。(1)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学习效率有随着学习动机的提高而上升的趋势。中等偏高的动机水平时,学习效率最好;(2)在比较困难的任务中,学习效率反而会由于学习动机强度的增加而下降,中等偏低的动机水平,学习效率最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