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矿井水防治底板水

3矿井水防治底板水

ID:5397566

大小:2.42 MB

页数:28页

时间:2017-11-10

3矿井水防治底板水_第1页
3矿井水防治底板水_第2页
3矿井水防治底板水_第3页
3矿井水防治底板水_第4页
3矿井水防治底板水_第5页
资源描述:

《3矿井水防治底板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任务3:矿井底板水的防治一、底板突水因素分析、预测及带压开采安全度评价二、底板水的疏水降压三、隔水层薄弱带的注浆加固四、利用隔水层带压开采一、底板突水因素分析、预测及带压开采安全度评价(二)底板突水因素分析(三)易发生突水的地段(四)底板突水预测方法(一)采动条件下底板破坏的规律(一)采动条件下底板破坏的规律(c)工作面周围支承压力分布特征采动空间内应力重新分布示意图(b)工作面底板剪切带分布特征(a)随工作面推进底板受力特征下三带的发育1.“下三带”发育特征2.“下三带”的确定底板隔水层在开采

2、条件下三带分布示意图(二)底板突水因素分析含水层富水性及水压破裂构造矿压破坏深度隔水层厚度、岩性组合山东矿业学院特殊开采所经验公式(2002年):式中Cp—采动对底板的破坏深度,m;L—工作面斜长,m;H—采深,m;a—煤层倾角,°;f—底板岩层坚固性系数返回采煤工作面底板受力、剪切带分布图(三)易发生突水的地段断层交叉或汇合处背斜倾伏端一带褶曲轴部裂隙密集带或小断裂密集带断层尖灭或消失端一带两条大断层相互对扭地带(即张扭性破碎带)与导水或富水大断裂成“入”字形连接的小断裂带复合部位小断层与次级

3、小褶曲轴在地层倾向急剧转折带上的复合部位,或小褶曲轴与底层倾向转折带的复合部位压性断裂下盘、张性断裂上盘因富水性强。不同力学性质的断裂组成的断裂带,富水性最强,易于发生突水。返回(四)底板突水预测方法1、采掘前的突水预测2、采掘过程中的突水预测1、采掘前的突水预测(1)水文地质方法(2)突水系数分析法突水系数——指单位隔水层厚度所承受的水压,又称水压比,其表达式为:式中Ts—突水系数,MPa/m;P—作用于隔水层底板的水压力,MPMi—底板隔水岩中某一性质岩石的厚度,m;ξi—底板隔水岩中i层岩

4、石等值隔水系数(泥岩为1,砂页岩为0.7,页岩为0.5,断层破碎带岩石为0.35)Cp—采动对底板的破坏深度,m;n—隔水层层数。底板隔水层在开采条件下三带分布示意图返回底板隔水层在开采条件下三带分布示意图2、采掘过程中的突水预测(1)钻探方法①探测高水压区(若其值远远低于奥灰水压(CHA0.4~1.0MPa以上)则不突水。)②探测底板水的导升高度(当导升高度上界进入或达到矿压破坏区时,往往发生突水)(2)物探方法(3)突水征兆的监测返回底板水的防治应遵循十六个字方针:整体研究,逐块分析,因地制

5、宜,先易后难。二、底板水的疏水降压(一)地表疏水降压(二)井下疏水降压(三)井上下联合疏水降压(一)地表疏水降压地表疏降模式地表疏降钻孔(井)平面布置方式返回地表疏降钻孔(井)平面布置方式(二)井下疏水降压下行式井下疏水降压钻孔注意!当下伏含水层的水头压力过高(大于4~5MPa)时,井下放水钻孔施工就很困难,此时此法不宜采用(a)底板疏水降压孔平面布置示意图(b)底板疏水降压孔剖面示意图返回(三)井上下联合疏水降压压力传递式井下疏降钻孔井上下联合疏水降压当地面或井下单一疏降方式效果不好或不够经济

6、合理时,可采用井上下联合疏水,或采用供疏结合的联合疏水。当矿区一方面地面供水(工业、农业、居民饮用)紧张,另一方面井下水害严重,矿区供水与矿井排水之间严重矛盾时,可利用矿区供水水源地直接作为矿井疏放水系统,或者将矿井疏水系统直接用作矿区供水水源地,实现疏供水结合。压力传递式井下疏水孔返回模块四三、隔水层薄弱带的注浆加固注浆防治矿井水害技术优点:减少矿井生产过程中的排水电费,降低吨煤生产成本。有利于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有效地保护矿区地下水资源。有利用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有效地防止地下水系统环境扰动

7、而诱发的生态环境恶化和其他相关的地质灾害发生。改善井下采掘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快速恢复被淹矿井或采掘工作面具体防治方法(一)改造含水层为隔水层,增加隔水层厚度(二)提高隔水层的阻水性(三)其它防治方法(一)改造含水层为隔水层,增加隔水层厚度返回底板含水层注浆改造技术示意图(二)提高隔水层的阻水性返回煤层底板隔水层破碎带注浆加固示意图地面防渗堵漏:在煤层底板下伏奥灰含水层的露头部位,如有地面水流(河流、水渠)通过时,地面水往往大量漏失而补给含水层。如河流水量很大,但漏失段不很长时,可在地面进行河床

8、防渗堵漏工作,往往能使矿井突水危险性或矿井涌水量显著减小。改变采煤方法:对于隔水底板厚度较薄,突水威胁严重,而又无其他有效防治办法的矿井或采区,如改用适当的采煤方法,往往能化险为夷。例如短壁开采,房柱式开采、砌充填带以至充填法采矿,都能减小矿压和提高隔水底板抵抗水压的能力;快速回采、人工放顶,则能缩短悬顶时间,避免或减少底板岩体因蠕变而降低其力学强度的危险。但短壁开采、房柱式开采,会降低采煤效率,损失煤炭资源;充填法采矿会增加采煤成本,一般不宜采用。(三)其它防治方法返回模块四四、利用隔水层带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