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数学(文科)试卷.doc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数学(文科)试卷.doc

ID:54058262

大小:39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12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数学(文科)试卷.doc_第1页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数学(文科)试卷.doc_第2页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数学(文科)试卷.doc_第3页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数学(文科)试卷.doc_第4页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数学(文科)试卷.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数学(文科)试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试卷高二数学(文科)注意事项:⑴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学号写在答题卡和答题页规定的位置上。⑵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小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计算(5-5i)+(-2-i)-(3+4i)=()A-2iB-2C10D-10i2.在复平面内,复数对应的点位于()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3.在一次实验中,测得的四组值分别是,,,,则与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为()Ay=2x+1By=x+2Cy

2、=x+1Dy=x-14.下面对相关系数r描述正确的是()Ar>0表明两个变量负相关Br>1表明两个变量正相关C︱r︱越接近于0,两个变量相关关系越弱Dr只能大于零5.有一段演绎推理:“直线平行于平面,则这条直线平行于平面内所有直线;已知直线平面,直线平面,直线∥平面,则直线∥直线”的结论是错误的,这是因为()A推理形式错误B大前提错误C小前提错误D非以上错误6.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0°时,反设正确的是()A假设三内角都大于60°B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两个大于60°C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一个大于60°D假设三内角都不大于60°7.设

3、点P对应的复数为-3+3i,以原点为极点,实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则点P的极坐标为()A(3,)B(,)C(,)D(-3,)8.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化成直角坐标方程为()ABCD9.如图所示,程序框图(算法流程图)的输出结果是()A.B.C.D.10.根据下列算法语句,当输入x为60时,输出y的值为()A31B30C25D61输入xIfx≤50Theny=0.5*xElsey=25+0.6*(x-50)EndIf输出y11.已知点P的极坐标是(1,),则过点P且垂直极轴的直线方程是()ABCD12.对于任意的两个实数对(a,b)和(c,d),规定(a

4、,b)=(c,d)当且仅当a=c,b=d;运算“”为:,运算“”为:,设,若则()ABCD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题5分)13.复数则=___________.14.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变成直线的伸缩变换是____________________;15.已知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点的极坐标为,则点到直线的距离为16.观察下列等式:1-1-1-…………据此规律,第n个等式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共6小题,总分70分,解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17.(本小题10分

5、)18.(本小题12分)实数m取什么值时,复数z=(m2+m-12)+(m2-3m)是(1)虚数?(2)实数?(3)纯虚数?19.(本小题12分)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Sn,,满足,(1)求的值;(2)猜想的表达式。20.(本小题12分)某种产品的广告费用支出x万元与销售额y万元之间有如下的对应数据:/万元24568/万元2030506070(1)画出上表数据的散点图;(2)根据上表提供的数据,求出y关于x的线性回归方程;(3)据此估计广告费用为10万元时所得的销售收入.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21.(本小题12分)在研究色盲与性别的关系调查中,调查了

6、男性110人,其中有10人患色盲,调查的205个女性中5人患色盲,(1)根据以上的数据建立一个2×2的列联表;(2)若认为“性别与患色盲有关系”,则出错的概率会是多少参考公式及数据:0.250.150.100.050.0250.0100.0050.0011.3232.0722.7063.8415.0246.6357.87910.82822.(本小题12分)在极坐标系中,设,直线过点P且与极轴所成的角为,求直线的极坐标方程.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高二数学(文科)答案一.选择题(本小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123456789101112DBC

7、CBACADADC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题5分,)13;14;15;16三、解答题(共6小题,总分70分)17..(本小题10分)证明:(分析法)要证原不等式成立,只需证--------------(2分)即证------------(4分)即证------------------(6分)即证28>24∵上式显然成立,∴原不等式成立.----------(10分)18.(本小题12分)解:(1)当m2-3m≠0,----------------------------------(2分)即m1≠0且m2≠3时,z是虚数;------------(4分)

8、(2)当m2-3m=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