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前沿领域新材料产业规划纲要.doc

江苏省前沿领域新材料产业规划纲要.doc

ID:54145368

大小:38.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4-13

江苏省前沿领域新材料产业规划纲要.doc_第1页
江苏省前沿领域新材料产业规划纲要.doc_第2页
江苏省前沿领域新材料产业规划纲要.doc_第3页
江苏省前沿领域新材料产业规划纲要.doc_第4页
江苏省前沿领域新材料产业规划纲要.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前沿领域新材料产业规划纲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江苏省前沿领域新材料产业规划纲要江苏省前沿领域新材料产业规划纲要 (2008-2010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材料科学与其他学科不断融合渗透,材料技术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技术,新材料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物质基础。世界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对新材料需求日益增长,新材料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先导产业,是各国产业竞争的焦点。新材料产业的研发水平及产业化规模正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在发展高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防实

2、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2002年,我省把新材料列为重点发展的八大高新技术领域之一,5年来,全省新材料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新材料技术的不断进步,江苏新材料产业中的一部分产品存在着产品老化、附加值低、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江苏的新材料产业亟待进行新一轮结构调整,必须加快发展战略产业急需、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前沿领域新材料。为此,特提出江苏省前沿领域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8-2010年),本规划对象所指前沿领域新材料以国家发改委“十一五”新材料产业规划研究中提出的

3、17类工程材料为重点。一、产业现状“十五”期间,我省充分发掘自身产业、技术、人才优势,紧紧抓住国际新材料产业转移的有利机遇,启动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示范工程,新材料产业初具规模,并在全国形成一定影响。(一)产业规模快速增长。11按省高新技术产业统计,2007年,全省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3592亿元,占当期高新技术产业比重由2004年的15.09%提高到2007年的24.45%。在八大高新技术领域中列第二,仅次于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2007年,前沿领域新材料重点企业的销售收入为647亿元,占全省新材料产业

4、的比重达到了18%,比上年增长55.5%;实现利税86.2亿元,增长56%,销售利税率达13.3%,高于全省工业平均水平5.9个百分点。2005年以来,我省新材料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达到59.2%,比同期高新技术产业增速35.4%高约24个百分点。(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目前,我省新材料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在金属材料、纺织材料、化工材料等领域形成了较好的产业基础,新型金属材料发展迅猛,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复合材料、化工新材料等新材料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纳米材料、磁性材料、稀土材料、陶瓷材料、半导体照明材

5、料等新材料从无到有,逐步形成产业。在我省前沿领域新材料重点产业中,新型金属材料产值由05年的151亿元增加到07年的240亿元,但占新材料产值的比重却由05年的50%下降到07年的37%,化工新材料比重由05年的20%提高到07年的23%,新能源材料比重由05年的不足5%提高到07年的12.5%,电子信息材料比重由05年的7.3%提高到07年的10%,复合材料比重基本保持在9.2%。(三)产业集聚开始呈现。全省初步形成18个以新材料为特色的产业基地,在全国名列前茅。如我省最大的江阴新材料基地形成了光电

6、子材料、特种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复合材料、精细化工材料等新材料产品群。近年来,随着前沿领域新材料的发展,一批新的产业聚集群正逐步形成,如以高纯多晶硅为核心的光伏电池产业群,以二、三代半导体材料为核心的LED产业群,以碳纤维、玻璃纤维以及高纯不饱和树脂为核心的复合材料产业群。随着产业和市场的不断成熟,新材料产业基地内逐渐形成了相互协作的产业集群,不仅提高了新材料产业的创新能力,而且辐射和带动了周边区域与相关产业的发展。(四)企业逐步成长壮大。我省新材料产业经过这几年的快速发展,培育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7、,在国内具有一定竞争能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在前沿新材料领域,2007年产值过100亿元的企业有2家,10-50亿元级企业6家,5-10亿元级企业10家,产值过亿元企业有72家。在一些重点前沿新材料领域,形成了一批产品具有特色、企业知名度高、竞争力强、行业影响力大的国内首企,如昆山龙腾光电已经成为我国平板显示器件最主要的生产基地,江阴兴澄特钢是全国特钢行业龙头,江阴法尔胜是国内最大的高档金属制品和光纤预制棒生产企业,江阴申达集团是亚洲最大的双向拉伸薄膜生产基地。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强、高成长性的中小

8、企业也正在茁壮成长。如苏州南大光电的MO(金属有机化合物)源、苏州华飞微电子的光刻胶、南京久吾的陶瓷膜都是国内独家掌握该领域技术的供应商。(五)创新体系逐步形成。11以大学、科研机构、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为依托的创新平台正在形成,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日趋突出,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基本形成了从新材料研发到产业化的技术创新体系。目前,我省新材料领域在南大、东大、南工大有6个重点实验室,有南京玻纤院、水泥院、中科苏州纳米、常州涂料、江苏陶瓷、江苏建材、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