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屈曲支撑框架体系按延性方法设计与按现行规范设计对比

防屈曲支撑框架体系按延性方法设计与按现行规范设计对比

ID:5415637

大小:2.02 MB

页数:11页

时间:2017-12-10

防屈曲支撑框架体系按延性方法设计与按现行规范设计对比_第1页
防屈曲支撑框架体系按延性方法设计与按现行规范设计对比_第2页
防屈曲支撑框架体系按延性方法设计与按现行规范设计对比_第3页
防屈曲支撑框架体系按延性方法设计与按现行规范设计对比_第4页
防屈曲支撑框架体系按延性方法设计与按现行规范设计对比_第5页
资源描述:

《防屈曲支撑框架体系按延性方法设计与按现行规范设计对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第35卷第1期2013年2月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EarthquakeResistantEngineeringandRetrofittingV01.35。No.1Feb.2013[文章编号]1002—8412(2013)01-0100-09DOI:10.3969/j.issn.1002—8412.2013.01.018防屈曲支撑框架体系按延性方法设计与按现行规范设计对比杨秋鸣(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山西太原030006)[提要】简要介绍了我国抗震设计方法的历史沿革、结构延性设计的基本理念以及必要性,介绍了防屈fHl支

2、撑框架结构的概念、受力原理。引入了结构体系延性调整系数7。。,介绍了延性设计方法对梁柱节点、构件截面宽厚比、长细比以及层间位移的要求。本文主要是为了得到在抗震设计中采用本文方法设计工程项目时的经济指标,因此工作重点放在按照延性设计方法设计实际工程以及与按现行规范设计的比较中。论文给出了13层试设计算例设计对比。利用MTS软件分别按延性设计方法以及按现行规范对一个13层防屈曲支撑框架结构算例进行试设计,对按两种方法进行设计得出的各个结果进行对比,讨论按延性设计方法设计结构的优越性。[关键词】防屈曲支撑框架体系;防屈曲支撑;延性设计[

3、中图分类号]TU352.1+1[文献标识码】AComparisonofBucking-restrainedBracedFrameDesignbyDuctilityandPresentStandaresy口增Qiu·ming(DepartmentofBuildingEngineering,ShanxiArchitectualCollege,Taiyuan030006,China)Abstract:Inthispaper,thehistoryofanti—seismicdesigninourcountryandbasictheorya

4、ndnecessityofstructuraldesignbyductilityarebrieflyintroduced.TheconceptofBRBFsystem,itstheory,features,andformsarepresented.Thedetaileddesignmethodofstructurebyductilityisexplained,includingintroductionofkeystepsofdesignbyductility,thecoefficientofyRsandthesimplifiedc

5、alculationofBRBF.Inordertogettheeconomicindexbyductilitydesignwhichisdifferentfromthedesigningmethodbythepresentstandardsinanti-seismicdesign,thekeyofthepaperisfocusedonthecomparisonofthetwomethods.WithMTSsoftware,acomparisonofdesigninga13一floorbuildingbythesetwometho

6、dsisgiven,andtheresultshowsthattheductilitydesignismoresuperiortOthedesignbypresentstandards.Keywords:BRBFsystem;bucking—restrainedbracedframe(BRB);designbyductilityE-mail:loveyangyan924@163.eom1抗震设计方法的演变1.1我国抗震设计方法的历史沿革我国自1978年以来先后公布了4本抗震设计规范:《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TJll-78

7、[1o(以下简称78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ll一89旧3(以下简称89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以下简称2001规范)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以下简称2010规范)。现行2010规范总结了2008年汶川地震震害经验,对2001规范做了进一步调整,但抗震设防的[收稿日期]2012-03-14基本思想和原则仍同89规范、2001规范保持一致。我国现行规范对相关地震烈度有如下规定:众值烈度,指烈度概率密度曲线上峰值所对应的烈度。小震(也称多遇地震)为发生频度最大的地震,

8、因此设防水准中的小震采用众值烈度,它在设计基准期50年内的超越概率为63%;基本烈度在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为10%,此时对应的为中震;大震(也称罕遇地震)的50年超越概率为2%~3%,以此作为大震烈度的概率水准。其中基本烈度与众值烈度相差约1.5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