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说课稿--三岔河中学--朱海峰.doc

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说课稿--三岔河中学--朱海峰.doc

ID:54240356

大小:3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15

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说课稿--三岔河中学--朱海峰.doc_第1页
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说课稿--三岔河中学--朱海峰.doc_第2页
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说课稿--三岔河中学--朱海峰.doc_第3页
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说课稿--三岔河中学--朱海峰.doc_第4页
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说课稿--三岔河中学--朱海峰.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说课稿--三岔河中学--朱海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说课稿三岔河中学朱海峰教材分析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主要知识点包括:认识到民居是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知道几种不同地域,民族的民居建筑特色。在教材呈现的各种类型民居中注意揭示这种文化的多样性,尤其本科前两页以北京四合院和福建土楼为例,具体分析了它们的布局和结构特色。教材介绍的其他七种民居分别是:具有中西合璧特色的广东开平碉楼和上海石库门,具有亚热带地区特色的干阑式民居,具有人天合一思想的皖南民居,反映西北特色的下沉式窑洞,适合牧民转场的蒙古包,以及具有鲜明特色的藏族碉房。这种版式安排,能够拉近与学生的

2、距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自觉关注传统民居的艺术特色,感受身边民居的艺术魅力。教学目标知识方面:了解我国传统民居的形式和特点,感受我国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能力方面:通过学习本课,能运用所学分析方法,认识其他传统民居建筑的形式和特点。情感方面:通过本课学习,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民居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传统民居的形式和特点(北京四合院、福建客家土楼)。难点:能从结构、布局、功能、文化、艺术等方面去分析其他传统民居建筑。教法与学法教法:本课采用谈话法

3、、比较法、多媒体教学等方法。通过讲解、图片展示、观看课件。等手段给学生生动鲜明的印象,多角度的介绍民间艺术的材质、形式,使学生初步获得对民居艺术的审美体验和鉴赏能力。学法: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学模式:我将以下教学模式----导入欣赏民居图片----讲授新课----讨论分析----总结----课后扩展。教学时间安排:欣赏导入5分钟,讲授新课25分钟,讨论分析10分钟,总结4分钟,课后扩展1分钟。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1、情景导入课件展示图片:北京四合院、福建客家土楼、蒙古包、干栏式竹楼……师:同学们知道这些建筑是哪里的吗

4、?生:……。师:为什么中国传统民居会如此多样化呢?好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中国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板书课题)。2、传统民居的形式和特点。(1)、中国民居特色民居建筑。课题播放图片:北京四合院、福建客家土楼、黄土高原下沉式窑洞、干栏式木楼。北京四合院北京四合院是北方院落民居的典型形式,之所以叫“四合院”,是因为这种民居有正房(北房)、倒座(南座)、东厢房和西厢房在四面围合,形成一个口字形。里面是一个中心庭院,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个大门,关起来自成天地,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常适合独家居住。院内,四面房子都像院落中心开门,一家人

5、在里面和和美美,其乐融融。结构:单栋单层的房屋围合而成,木架为房屋主体,辅以砖石结构,坚固稳定。功能:垂花门区分“外墙内院”,影壁起着阻挡视线的作用,游廊链接各个房屋,遮阳避雨。艺术:整体建筑色调灰青,给人印象十分朴素。精美的砖雕彩绘,为四合院增加了细节之美,突破了色彩单一性,院内的植物和陈设处处体现了主人的情趣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文化:四合而居寓意家庭和睦、祖孙同堂的愿望,房屋的建制与布局体现了长幼有序的等级观念,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福建客家土楼大型夯土民居建筑,是具有聚族而居和防御作用的多层高楼住宅。形状有圆

6、形、方形、椭圆形等。其中圆形土楼是福建客家民居的代表形式之一。土楼外墙用夯土,内部用木屋架,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等特点。中心为内庭院,安置有厅堂、水井、厨房等公用设施,楼上是统一结构的卧房,并以走廊相连,这种统一的结构使土楼内部显得完整而又韵律。福建土楼200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结构:外墙生土夯筑,内部木架结构,利用地势,材料天然。布局:以祖堂为中心组织院落,中心为内庭院,安置有厅堂、水井、厨房等公用设施,楼上是统一规格的卧房,并与走廊相连。功能:防风抗震,防御性强,循环利用。文化:聚族而居,邻里和睦。艺术:造型富有特色,被誉

7、为“东方古城堡”。黄土高原下沉式洞窑在地平线上挖出院落后,在其四面洞壁上掏出若干口窑洞,就形成了一个由四面窑洞组成的完整院落,即下沉式窑洞。黄土高原上的下沉式洞是中国窑洞民居中最珍贵的形式,它的特点是节省建筑材料,隔音性好,冬暖夏凉。干栏式民居它是傣族最富特色的传统住宅形式,以竹或木为主要材料,底层架空搭成小楼,上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和储存杂物等,也可防野兽。它具有取材便利和防潮通风等特色。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了解了我国特色民居建筑,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干栏式木楼和黄土高原窑洞有没有共同点呢?生: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黄土

8、高原下沉式窑洞借地势开凿空间,冬暖夏凉,节省材料。干栏式木楼防潮通风,取材方便。(2)、欣赏其他传统民居建筑。广东开平碉楼、上海石库门、皖南民居、藏族碉房、蒙古包师:你能从结构、功能、布局、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