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的误区——产能利用率及产能过剩的进展、争议及现实判断.pdf

“产能过剩”的误区——产能利用率及产能过剩的进展、争议及现实判断.pdf

ID:54371254

大小:1.07 M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4-30

“产能过剩”的误区——产能利用率及产能过剩的进展、争议及现实判断.pdf_第1页
“产能过剩”的误区——产能利用率及产能过剩的进展、争议及现实判断.pdf_第2页
“产能过剩”的误区——产能利用率及产能过剩的进展、争议及现实判断.pdf_第3页
“产能过剩”的误区——产能利用率及产能过剩的进展、争议及现实判断.pdf_第4页
“产能过剩”的误区——产能利用率及产能过剩的进展、争议及现实判断.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产能过剩”的误区——产能利用率及产能过剩的进展、争议及现实判断.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经济学动态92014年第3期“产能过剩"的误区产能利用率及产能过剩的进展、争议及现实判断钟春平潘黎内容提要:“产能过剩”存在着很多似是而非的争议,而中国存在着“产能过剩的顽疾”,越治理越严重。但在国际层面和学术研究层面,产能利用率更为科学,对产能过剩并没有太多的关注;在界定和具体的统计上,产能利用率较产能过剩更为客观,数据的充实使得产能利用率统计得到了改善;在产能过剩产生原因上,主要侧重厂商竞争博弈等微观形成机制;从经验事实看,“长期产能过剩”表明产能利用率通常不会特别高;对于产能利用率,更多的作用是宏观景气的预警功能。我们的观点是,第一,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恰当的

2、测度和较为可信的统计数据,现有的数据存在问题;第二,目前产能过剩问题被过度强调了,存在着扭曲的可能;第三,在形成原因上,主要是宏观需求冲击、政府政策扭曲、国有企业的利益机制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第四,需回归产能利用率的预警功能;第五,当前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难以有效实施,执行者并没有充足的激励,约束机制也不强;第六,化解产能过剩的方式上,更多地需要健全价格和利益机制,构建市场化发展模式和监督体系。关键词:产能过剩产能利用率微观机制型测算后指出,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很好地纠正,中国一、研究起源经济的年增长率将可能跌至4左右。④目前似乎形成了一种共同的判断:很多行业的从更长的时间区间看,中国似

3、乎也一直存在着产能过剩严重。官方公布的统计数字是,2012年产能过剩的“顽疾”,每一次经济相对不景气时,都需底,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产能利要治理产能严重过剩问题,但越治理,似乎产能过剩用率分别为72、73.7、71.9、73.1和问题越严重,产能扩张一直非常快速,因而如何解决75。①中国政府也在形成相关的政策:2013年10产能过剩的问题成为宏观决策中的重大问题。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不过非常奇怪的是,截至目前,关于中国制造业导意见》,11月国土资源部发文《严禁为产能严重过产能利用率的统计结果仍然没有统一。已公开发布剩行业供地》,中国领导决

4、策层似乎已经明确了产能的最为乐观的估计是OECD测算的中国制造业产过剩问题的重要性,并认为能否成功解决将影响我能利用率的季度数据,2011年平均水平达到国未来经济的长远发展。同时,国际机构也对中国85.60。③其次是范阳阳(2013)根据国家统计局已企业的产能过剩问题高度关注。比如,IMF认为是公布的数据推算得到我国2011年产能利用率为中国的高投资率引起了产能过剩并导致了资源错78左右。④相比而言,IMF国别报告的统计结果最配,使得总体的投资回报率由2O世纪9O年代初的为悲观,⑤数据显示中国平均产能利用率在2008年25下降为如今的16。IMF还利用经济增长模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是

5、8O左右的水平,但是危机爆*钟春平,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邮政编码:100045、430074,电子邮箱:springzenith@gmail.corn;潘黎,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论文得到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13AZD073)、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基金(2O12)资助。感谢匿名审稿人的修改意见,当然文责自负。一35—发之后迅速下降,至2011年仅为60左右。话,只有日本是显著高于中国官方媒体目前所公布然而,根据我们实际调查的企业微观数据,部分的最低产能水平的。通过如图1的横向比较发现,国有企业产能利用率事实上是很高的,某国有钢铁中国的产能利用率相对而

6、言还不是十分糟糕,是否企业在2010、2011、和2O12年的产能利用率分别是“严重”产能过剩还需要进行更为严谨的判断。为:90.749/6、83.99和87.84,特别是2013年年底,产能利用率的数据进一步攀升。这些数据意味●奥地利瑞典着产能利用率非常高,微观数据和汇总数据出现了一~⋯—●l●昌巨大的反差,这些混杂的信息充分显示出已有测度辟●●●●结果的相互矛盾和较大偏差,因而需要对产能过剩与否及过剩的程度进行科学、准确的判断,在此基础2上才能进行政策选择。葬同样非常奇怪的是,将研究和分析的视野拓宽品8到国际层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国际层面看,很少国家将产能过剩视为一个很重

7、要的命题:首先,在政策层面,主要国家有产能利用率的统计指标,部分国家或国家集团国家产能利用率也很低,但并没有所谓的“产能过图l2012年美国、日本及部分欧洲国家产能利用剩”治理的政策主张,全球产能过剩也没有像GDP率水平等其他经济指标一样有官方全球统计数据;其次,在资料来源:美联储网站、日本经济产业省网站和欧研究层面,在更多的主流经济学分析中,并没有将产洲统计局网站。能过剩作为一个关键议题加以研究,更多的是侧重为了更好地理清产能过剩、产能利用率的争论,对产能利用率的剖析。因而除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