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猴子教案.docx

三只猴子教案.docx

ID:54411695

大小:14.37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16

三只猴子教案.docx_第1页
三只猴子教案.docx_第2页
资源描述:

《三只猴子教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设计意图:歌曲《三只猴子》选自省编教材大班领域活动。欢快的旋律充分地把三只猴子顽皮、可爱的形像体现出来,从而也能大大激发幼儿活动兴趣,使这首动听的歌曲成为孩子们大胆表现自己情感和体验的好教材。在以往音乐活动的组织过程中,主要是用比较传统的以跟唱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幼儿,而忽略了幼儿的兴趣。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一改以往让幼儿死记硬背歌词和单调的跟唱方式。让幼儿从引题听赏歌曲到玩打节奏(边玩节奏边学唱歌曲)到带领幼儿去医院看望猴子结束,整个过程,让孩子们学得快乐,玩得开心。活动目标:1、能积极参与活动,

2、在活动中体验并感受歌曲幽默诙谐的风格和旋律。2、在倾听及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逐步学唱歌曲前三段,最后感受第四段歌曲的氛围。3、有初步的安全意识,懂得不能在床上乱跳。活动重、难点:能积极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并学习演唱歌曲前三段。活动准备:歌曲图片、音乐光盘、节奏卡若干(x x x x或x xx x x等)活动过程:一、组织幼儿律动,安定情绪。二、发声练习,引入课题。1、用好听的声音唱“我们今天真高兴”。 2、以请幼儿听一首好听的歌曲引题。师:“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一起来听听。”(轻松的语气拉开本次

3、活动的序幕,简单的引入课题。)三、欣赏歌曲前三段,理解歌词。1、第一遍欣赏,提出问题。歌曲里面有谁?有几只?它们在干什么?2、第二遍欣赏,提出问题,并结合幼儿的回答出示歌曲图片。猴子们它们到底在干什么?妈妈说了什么?3、引导幼儿看图片跟老师念歌词。(熟悉歌曲内容,让幼儿倾听歌曲。这是非常常规的一种做法,目的是让幼儿对歌曲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然后提问幼儿歌曲内容,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图片,帮助幼儿清楚歌曲内容。幼儿每说到一个内容,老师就唱出这部分的歌词。直到播放的歌曲内容全部用图片表示出来。)四、通过

4、听歌曲、跳节奏,学唱歌曲前三段。1、幼儿听歌曲,鼓励幼儿按着自己听到的对歌曲音乐节拍的感觉跳。2、出示“××××”节奏,引导幼儿边听歌曲边按着这个节奏一拍跳一下。师:小朋友,你们跳的时候一定要跟着节拍跳,这样,你们头上就不会像小猴一样起包了。先听老师唱,幼儿跟着节拍跳。再听录音跳。在此过程中,引导幼儿学会听歌曲前奏。待前奏完了才开始起跳。3、增加节奏难度×××××,引导幼儿听歌曲按着新节奏跳。引导幼儿把握好八分音符的时值。老师唱,幼儿根据老师给的新节奏跳。请个别幼儿跳,其他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唱。4、

5、激励幼儿挑战变换××的位置,边唱边跳。可将××放在第一拍或第三拍甚至第四拍,引导幼儿根据节奏的变化边唱边跳。请个别幼儿跳,其他幼儿唱。5、师引导幼儿听伴奏,完整演唱歌曲前三段。知道歌曲名称。师:小朋友,好玩吗?现在,让我们找个位置坐着休息一会。你们会唱这首歌了吗?一起来唱唱吧。师:这首好听又好玩的歌曲名字叫《三只猴子》。(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孩子们在玩“跳节奏”的活动中学唱歌曲。活动过程中看不到一点教唱歌曲的现象,但是,孩子们能把歌曲学会了,而且节奏也把握准确。小猴子在床上跳的活泼可爱的形象在孩子们练

6、习节奏的时候也得到了充分演绎。我认为让孩子学会歌唱,首先要掌握节奏。孩子们在第一课时是不可能完全学会唱一首歌的,但是以后会自然而然自己把歌唱出来。只有把节奏掌握好了,那歌也有可能学会了。整个节奏练习的过程,我不露痕迹地让孩子练习了数遍。随之幼儿听和唱也有数遍。这时候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准确唱出歌词了。耳熟能详这个成语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幼儿在无形中被潜移默化了。)五、引导幼儿听歌曲第四段,知道注意安全,不在床上乱跳。师:“最后一只小猴也被妈妈叫下来了。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它们到哪儿去了?”引导幼

7、儿听歌曲第四段。(活动到此,我让孩子们静下来了。一个很有吸引力的问题把孩子们带入了歌曲第四段。孩子们听完后,知道猴子们因为顽皮都摔伤了,在医院治疗呢。借此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六、带领幼儿去医院看望猴子,律动出室。教研组评析:《纲要》中提出“要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黄老师的教学活动设计紧紧围绕歌曲主题,以生动有趣为核心采用音画转换法、情景互动法,引导幼儿通过图画理解歌曲,鼓励幼儿按照自己听到的对歌曲音乐节拍的感觉进行听听、跳跳的练习活动帮助幼儿有效地记忆歌词、表

8、达情感。使原本枯燥的歌唱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减轻了教师教与幼儿学的负担,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动机,促进了幼儿情感、创造性的发展,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幼儿的自主性得到了发挥,课堂成为“唤醒”和“激励”的地方,在教师的“唤醒”和“激励”下,使幼儿进入表现音乐的最佳状态——“情在弦上”,让幼儿在关注中学习,在尊重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