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蜡烛图制作方法.doc

Excel蜡烛图制作方法.doc

ID:54698200

大小:1.31 MB

页数:8页

时间:2020-04-19

Excel蜡烛图制作方法.doc_第1页
Excel蜡烛图制作方法.doc_第2页
Excel蜡烛图制作方法.doc_第3页
Excel蜡烛图制作方法.doc_第4页
Excel蜡烛图制作方法.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Excel蜡烛图制作方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Excel蜡烛图制作方法各种图形是对市场进行技术分析的基本工具。通过技术分析图形可以清楚地反映一段时期内价格的升跌、变化以及发展规律,大致判断未来的市场行情。以下重点介绍K线图、移动平均线和KD线等常用技术分析图形。K线图     K线图是研判股市行情的基本图形,它细腻敏感,信息全面,能较好地反映多空双方的强弱状态和价格的波动,是技术分析的基本工具。      K线图有多种形式,Excel 2000中提供了4种形式。分别是“盘高-盘低-收盘图”、“成交量-盘高-盘低-收盘图”、“开盘-盘高-盘低-收盘图”和“成交量-开盘-盘高-盘低-收盘图”。以下

2、以第4种形式的K线图为例说明创建K线图的操作步骤:  在工作表中准备好股票的有关行情数据。注意:数据必须完整而且排列顺序应与图形要求的顺序一致,即按成交量、开盘、盘高、盘低和收盘的顺序排列。如图1所示。  图一:选中要分析的数据所在的单元格区域。这里选定B1:U6单元格区域。 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图表向导工具按钮。      在弹出的图表向导-步骤4之1-图表类型对话框的图表类型中选股价图,在子图表类型中选成交量-开盘-盘高-盘低-收盘图。      按照图表向导的提示,一步步完成K线图的制作。完成的K线图如图所示。从该K线图可以看出,由于成交量的数

3、据与股票价格的数据差距较大,所以有两个纵坐标轴,分别标识成交量和股价。由于股价的范围大致在2~3元范围内,为了更清晰地反映股价的变动情况,将右侧的纵坐标轴的刻度作一些调整。同时将图表的颜色也略作调整。修饰后的K线图如图3所示。      该K线图以柱形图表示成交量的大小。用带上、下影线的矩形表示一天的股价变动情况。对于阳线(图上白色的矩形),矩形的底部表示开盘价,顶部表示收盘价,即矩形的长度表示了该日股价的上涨幅度。而对于阴线(图上黑色的矩形),矩形的顶部表示开盘价,底部表示收盘价,即矩形的长度表示了该日股价的下跌幅度。而上影线和下影线则分别表示最

4、高价和最低价。所以K线图表示了较为全面的股价变动信息。图三:K线图还清楚地反映了多空双方的强弱程度。例如较长的阳线反映了多方的力量较强,而没有上影线的阳线(收盘价等于最高价),如图中9月14日,9月29日,属于超强的涨势,通常表示未来仍然有上涨的空间。而上影线较长的阳线则反映了涨势较虚,如图中9月18日。类似的较长的阴线反映了空方的力量较强,而没有下影线的阴线(收盘价等于最低价)则属于超强的跌势,通常表示未来仍然有下跌的空间。而下影线较长的阴线则反映了跌势较虚。还有十字K线,如图中9月5日,9月15日,表示多空上方势均力敌,通常可通过上影线和下影线

5、的长度判断多空双方的强弱。在高价圈或低价圈出现十字K线时,通常意味着反转变盘的迹象。      只是根据单日K线图研判股市走势未免过于简陋。由于主力、大户可以对单日或短期走势实施有力的控制,所以,应在单日K线图的基础上,通过2日或是多日的K线图的组合,再配合成交量的大小全面分析,这样才能够更全面、更准确地研判股市的未来走势和多空双方的强弱,特别是避免受到主力、大户作价的干扰影响。移动平均线 移动平均是一种统计技术,移动平均线是将某段时间内股票价格的平均值画在坐标图上所形成的曲线。它受短期股票价格上升或下跌的影响较小,稳定性高,因而可以较为准确地研判

6、股市的未来走势。根据时间长短,移动平均线可分为短期移动平均线、中期移动平均线和长期移动平均线。一般而言,10日以下的称为短期移动平均线,10日~20日的称为中期移动平均线,20日以上的称为长期移动平均线。短期移动平均线通常对股价的波动更为敏感,因此也称作快速移动平均线。相应地长期移动平均线则称为慢速移动平均线。要绘移动平均线,首先需要计算移动平均数。移动平均数常见的有以下多种:  算术移动平均数:即一般所说的平均数,计算方法是将一组数相加,再除以数的个数。其计算公式如下:加权移动平均数:算术移动平均数的计算将每个数对未来的影响同等看待,这是不太合理

7、的。一般来说越近的数对未来的影响应该越大。所以加权移动平均数对影响力较大的近期数据赋予较高的加权,而对于影响力较小的远期数据赋予较低的加权。其计算公式如下:指数平滑移动平均数:由于算术移动平均数和加权移动平均数的计算都需要计算大量的数据,较为繁杂费时,因此常使用指数平滑移动平均数递推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其中的EMAt为待计算的指数平滑移动平均数,EMAt-1为前1日的指数平滑移动平均数,第1个指数平滑移动平均数可以使用算术移动平均数或是加权移动平均数。下面使用算术移动平均数说明制作5日、10日和30日移动平均线的操作步骤。  [1]在第5日股价收

8、盘价的下面(F7单元格),输入计算5日算术平均数的公式:“=AVERAGE(B6:F6)”。    [2]将该公式填充到G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