脲醛胶制作工艺.doc

脲醛胶制作工艺.doc

ID:54700377

大小:40.51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20

脲醛胶制作工艺.doc_第1页
脲醛胶制作工艺.doc_第2页
脲醛胶制作工艺.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脲醛胶制作工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巨鑫木业配方:模压木制品用脲醛树脂胶黏剂    组分用量/g组分用量/g工业甲醛(36%)960氢氧化钠(30%)适量尿素(含氮量46.6%)370甲酸(20%)适量制备将甲醛投入反应器,搅拌,用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为7.5,加热至40℃时,加入占总量3/4的尿素,在50-60min内将温度升至90℃,保持20min。加入剩余的尿素,在90℃下反应40min。用甲酸调PH值为5.3-5.6,于92℃保温30min,之后逐渐升温至97℃。当黏度达到要求后,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为7.5-8。真空脱水,当

2、脱水量达到甲醛含水量的65%时停止脱水。降温,同时用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为7-8。当降温至50℃时放料。用途本胶在家具的生产过程中主要用作锯末的黏结材料。以本胶、锯末、装饰纸为原料,制作桌面、凳椅面、建筑组合件等模压木制品,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而且美观、牢固、耐水性能优良。脲醛胶全称脲醛树脂胶粘剂  别名:脲醛树脂,脲醛树脂胶  脲醛胶是尿素与甲醛在催化剂(碱性催化剂或酸性催化剂)作用下,缩聚成初期脲醛树脂,然后再在固化剂或助剂作用下,形成不熔、不溶的末期树脂胶粘剂。  脲醛树脂(UF树脂)于184

3、4年由B.Tollens首次合成,1896年前后在C.Goldschmidt等的研究后首次使用,1929年IG公司开发了名叫KanritLeim并能在常温固化胶合木材的UF树脂缩合中间体,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由于脲醛树脂胶粘剂制造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性能良好,已成为我国人造板生产的主要胶种,占人造板用胶量90%以上。脲醛树脂胶的改性工艺技术湖北达雅化工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徐振明摘要:指出了传统脲醛树脂粘合剂存在的不足之处,详细论述了改性脲醛树脂胶的工艺配方。关键词:脲醛粘合剂改性剂PVAModifie

4、dTechnologyofurea-formaldehydeResinAgent3巨鑫木业Abstract:Theshortagesofthetraditionalurea-formaldehyderesinagentarepointedout,andtheprocessformulationofthemodifiedurea-formaldehyderesinagentisdiscussedindetail一、序言脲醛树脂作为一种传统的粘合剂,因其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具有良好的耐热、耐腐蚀性能

5、及较高的粘结强度,而在人造板和木材加工及家具行业中得到了最大量的使用。但就目前情况而言,传统工艺生产的产品存在耐水性,耐老化性和韧性较差的缺点,特别是在环境意识和要求日渐提高的今天,传统工艺产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大量逸出游离甲醛,污染环境,将会严重地制约和限制该产品的使用。因此,探讨改进传统工艺技术,最大限度地改进和完善产品性能,克服其不足,是很有必要的。本工艺技术采用PVA、三聚氰胺作改性剂,采用多次投料和加入改性填料(变性淀粉)而制得耐水性、耐老化性和韧性得以提高,游离甲醛含量降低的改性脲酸树脂粘合剂

6、。二、改性原理甲醛与尿素的摩尔比大于1时,生成一羟甲脲和二羟甲脲及少量三羟甲胺和四羟甲胺H2NCONH2H2NCONHC2H2OH(一羟甲脲)H2NCONHC2H2OHHOH2CHNCONHCH2OH(二羟甲脲)由生成方程式可见:生成物的结构中含有-OH和-CONH2基因,故在水中的稳定性差,则耐水性能差,同时,结构中碳酰胺健的水解,引发树脂结构破坏,则强度降低:1H2O1—H2CNHCO——N——CH2——CH2——NH2+HOOC-N—CH—如在缩聚前的矸性条件下,引入三聚氰胺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封闭部

7、份吸水基因,则可提高产品的耐水性。引入PVA与游离甲醛反应生成聚乙烯缩甲醛,使其交联度下降,脆性降低,挠性增加,以提高韧性和耐老化性能。加入填料可提高强度并降低成本。三、工艺方法工艺配方:甲醛,尿素(摩尔比)=1.36:1三聚氰胺1%(物料总量),聚乙烯醇1%(物料总量),20%氯化铵7%(物料总量),变性淀粉3%(物料总量)3巨鑫木业将配方中的甲醛投入反应釜,用30%的NaOH调PH值为8—8.5,加入第一批尿素(尿素总量的40%),反应15分钟,加入三聚氰胺,控制温度85℃,反应30—40分钟,以20

8、%NH4CL调PH值5—5.5,加入PVA,再加入第二批尿素(总量的50%),控制温度85±5℃,反应40—60分钟,调PH值为7—8,加入剩余的尿素,反应10—20分钟,调PH值7—8,冷却在40℃以下,加入填料,搅拌均匀后出料。四、质量指标外观:乳白色和淡黄色粘稠液体PH值:7.2—8.0固含量(%):45—50粘度(涂-4杯)(S)30—80游离甲醛(%)0.3—0.4五、工艺过程注意问题1、PH值偏低时缩聚时易生成不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