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培训师,清华领导力培训师课件

领导力培训师,清华领导力培训师课件

ID:5485417

大小:789.0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7-12-13

领导力培训师,清华领导力培训师课件_第1页
领导力培训师,清华领导力培训师课件_第2页
领导力培训师,清华领导力培训师课件_第3页
领导力培训师,清华领导力培训师课件_第4页
领导力培训师,清华领导力培训师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领导力培训师,清华领导力培训师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闲话距离钱锦国钱锦国介绍儒学领导力创始人国学智慧应用研究者国家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浙江大学特聘教授南京《论语》读书会创办人、主讲人2008年度江苏省管理风云榜金牌培训师2012年度国际职业培训师行业协会(IPTS)认证中国十大培训师【人生信条】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资历背景】自幼熟读儒家经典,对儒学、道学智慧进行深入研究持续10年以上,同时致力于将西方领导力理论与中国传统智慧进行比较研究,从中探寻符合人性规律的、普适性的领导力发展之道和实现永续经营的根本路径,首创儒学领导力学说,并将所学用于工作实践,

2、曾先后在政府企管部门、企业高管层任职15年,积累了政企两方面实战经验。自2005年起,开始在全国各地区、各大型企业讲授领导力课程,至今演讲已超过一千场。同时,在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总裁研修班、南京中小企业主研修班上讲授国学课程,深受企业家们的欢迎。2010年起创办《论语》读书会,坚持每月讲授一期《论语》公益讲座,并连年举办《论语》读书会周年庆大型公益活动,受众过万人。【主讲课程】领导智慧系列:1、儒学领导智慧:真正的领导之道2、道学应用智慧:永续经营之道【主讲课程】职场智慧系列:1、儒学职场智慧:修炼自我,成就职场2、儒学人生智慧:成

3、就人生的君子之道【主讲课程】领导技能系列:1、高效沟通技能;2、卓越执行技能3、团队领导技能;4、领导演讲技能说起唐代诗人王勃的那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大家都耳熟能详,而这首被传颂了1300多年的诗句所描写的意境,如今已通过科技变为现实。先进的交通、通讯技术带来了“距离之死”,缔造出“地球村”,引发了经济社会的巨变。跨国公司纷纷崛起,虚拟经济迅速发展,证券交易如火如荼,敏捷制造方兴未艾,网上购物成为时尚……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势不可挡。距离问题的解决,促进了社会空前的发展,同时也让我们看到,无论是社会,还是组织或者个人,谁善于解决距离问题,

4、谁就能成为赢家。就企业而言,进行信息化、标准化、流程化、规范化管理,解决的是缩短管理距离的问题;实施差异化、多元化、连锁化、全球化经营,解决的是扩大经营距离的问题,而完成前者又是推进后者的基础。成功的企业都是在解决了缩短管理距离问题后,才开始扩大经营距离;不谙此道的企业,常常是在没有学会缩短管理距离的情况下便盲目扩大经营距离,结果是鞭长莫及,顾此失彼,最终累倒长城。就个人而言,成功者都是既懂得“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而能脚踏实地,从零做起;又深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能开拓进取,放眼世界。我国古人都很崇尚“游学”,并因此取得巨大成就。如大禹治

5、水九州,孔子周游列国,老子骑牛西行,郑玄遍访群儒,李白尽览名岳,欧阳修寄情山水,徐霞客放足四海……而今人则已远涉重洋,踏入异国。当然,不能说路走得越远的人就一定越成功,但可以肯定的是,成功的人一定有着广泛的联结和长远的活动距离。画地为牢、故步自封的人哪怕再勤奋努力,也难成大事。庄稼人若一辈子不肯走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怎么也干不出大名堂;山里人若一辈子不肯走出大山,就只能一辈子守穷。在甘肃地区的一个极为贫穷的村庄里,十几年出了一大批硕士、博士等精英人物,就其原因竟是都想走出去找到一个有水喝的地方。看来要想改变命运,得先学会改变距离。当然,要改变现

6、实距离还得先从改变自己的心理距离开始。有的人之所以原地踏步,没有长进,往往是源于心理上的懦弱畏缩、自我设限。有的人之所以停滞不前,没有创造,往往是源于思想上的抱残守缺、因循守旧。有的人之所以难成大事,没有建树,往往是源于头脑中的自我中心、自私自利。论语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冉求的柔软退缩的个性让他感觉到学习孔子的道理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孔子认为能力不足的人应该是尽力去做,走到半路不得已才停下来。现在冉求却是画地自限,根本不想前进。孔子这样说一方面是在激励冉求不可畏缩,继续向前;另

7、一方面是在提醒后人,必须直面困难,尽力而为,不该故步自封。有一句广告词叫“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拓宽思路,推陈出新,才能获得持续进步。中国在近代以来与西方国家之间产生的差距,关键就在于科技创新上的差距。佛学上有一个词叫“心量”,即“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意思是佛心能包下太虚空,度量能容纳恒河沙数的大千世界,这恐怕是对心理距离的最高概括。《华严经》上讲,不修普贤行不能证得无上菩提,因为普贤的心量是圆满的,没有障碍,没有分别、没有执着,尽虚空遍法界都融在一心之中,这是普贤心量。而现实生活中那些心胸狭窄之人,常常把内心画成好多

8、格子、好多界线,分出你我他,起心动念都是自己的利益,心里连一个人都容纳不下,像这样怎么修也修不出普贤行,怎么干都干不出大事业。中国有很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