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doc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doc

ID:54950883

大小:4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4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doc_第1页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doc_第2页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doc_第3页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论语》的常识,了解孔子的教学思想和风格。2、掌握有关的文言词语和句式,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3、了解孔子的教育观和人格魅力以及古人的政治思想和行为规范。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和掌握如、夫、则、尔、以、而等词语的用法以及文言句式。2、品味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性格和志向。3、孔子评判学生的标准,要联系孔子的政治思想。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解题;简介《论语》;简介孔子及其主要思想。          2、解决生字的发音,通读文章。3、翻译全文,理解和掌

2、握如、夫、则、尔、以、而等词语的用法以及文言句式。一、导入新课:有一个成语叫“半部《论语》,可安天下”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我们初中学过《论语十则》,能不能和老师一起背诵一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论语》当中的另一篇重要文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二、解题:1、同学们看课文注释①2、陪侍长者闲坐。三、《论语》简介:《论语》是一部语录体4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

3、《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四、孔子及其思想: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他的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先世为宋国贵族。年青时贫贱,勤奋好学,多才多艺。五十岁时担任过鲁国司寇,代理相事,弃官后,在动乱的春秋时期,为实现他辅国治邦安天下的抱负,带着自

4、己的弟子,拉着几大车书籍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政治思想。晚年致力于教育、设坛授学,广收门徒,相传先后有弟子三千人,其中著名的有七十二人。整理《诗》、《书》、删修《春秋》,使之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现存《论语》一书,记有孔子的谈话及其与门人的问答,成为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孔子主要思想是“仁”和“礼“。五、朗读课文,把握文意。1、字音:俟sì      莫mù      甫fǔ       哂 shěn      相 xiàng   铿kēng    沂 yí      喟 kuì     雩yú        冠guàn2

5、、停顿:由也/为之    求也/为之    赤也/为之小3、主要内容第一段(从开头到“则何以哉”):写孔子问志。第二段(从“子路率尔对曰”到“吾与点也”):写弟子述志。第三段(从“三子者出”到结束):写孔子评志。六、翻译文章,掌握重点词句。(一)、重要词语。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章甫章甫:名词作动词,穿着礼服,戴着礼帽。2、鼓瑟希,铿尔鼓:名词作动词,弹奏。希,通“稀”。3、三子者出,曾皙后后: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4、浴乎沂,风乎舞雩风:名词作动词,吹风5、夫子喟然曰:吾与点也与:赞成。6、唯求则非邦也与?与:语气助词47、

6、莫春者莫,通“暮”。8、摄乎大国之间摄,夹、迫近。(二)、特殊句式:1、毋吾以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毋以吾也。2、不吾知也——宾语前置:即“不知吾也”,不了解我们。(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3、则何以哉——宾语前置:即“则以何哉”,你们打算做点什么呢?(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4、为国以礼——介词结构后置:即“以礼为国”,用礼来治国。5、加之以师旅状语后置句6、吾一日长乎尔状语后置句7、异乎三子者之撰状语后置句8、浴乎沂——介词结构后置:即“于沂浴”,在沂水中洗澡。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品味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志向和性格。联系孔子

7、的政治思想,分析孔子评判学生的标准。一、品味四弟子的志向和性格:1、四弟子志向:子路——治理“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冉有——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可使足民”,不过“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在“宗庙之事,如会同”时——“愿为小相”。 曾皙——“莫春者,春服既成——咏而归。”2、分析四弟子性格:子路:直率、自信,莽撞冉有:谦虚公西华:更谦虚、谨慎、敏而好学。曾皙:从容洒脱、淡泊于功名3、以现代观点看待四弟子。现代社会恐怕更需要子路对自己的自信,以及他敢闯敢拼的勇气。但4谦虚仍然是美德。二、分析

8、孔子的态度以及他评判学生的标准:1、孔子对四弟子的态度:子路——哂之;冉有——叹之;公西华——惜之;曾皙——与之2、孔子为什么要“与点”呢?结合孔子的思想来分析。孔子政治上主张“礼治”,即以礼治理国家。针对子路“率尔”答出“可使有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