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创作教案.doc

格律诗创作教案.doc

ID:54990468

大小:6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4-25

格律诗创作教案.doc_第1页
格律诗创作教案.doc_第2页
格律诗创作教案.doc_第3页
格律诗创作教案.doc_第4页
格律诗创作教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格律诗创作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格律诗中绝句的创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格律诗的相关知识2、了解格律诗的特点3、学会运用相关知识写作格律诗二、教学重点1、用韵的规则2、平仄的要求三、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同学们,我们自小学一年级起,就开始学习格律诗中的绝句了,不过那个时候我们不谈绝句,只是作为一种知识的结累读起来朗朗上口,形式整齐,音韵和谐的一种古诗来让大家学习、背诵。(一)绝句的概念:格律诗,是指自唐代以后形成的有着严密格式和规范的诗体形式,通常称为近体诗(也称今体诗、旧体诗)。主要是区别唐代以前的古体诗(即古风、古绝、古律)。(二)绝句的规则:格律诗有着严格的声律、韵律、字句数、

2、句式结构和章节结构等要求,这是格律诗必须遵循的硬性规范。(1)声律的要求、声律是指诗句中汉字声调的平仄规则。初学者宜采用新声韵的标准:“平”指普通话中的“阴平”和“阳平”,即一、二声字;“仄”指普通话中的“上声”和“去声”,即三、四声字。在格律诗中,平仄的排列组合有着严格规定。它的基本格式为: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2)韵律.是指格律诗中的押韵规则。要求诗中偶句末尾字必须押韵,且押韵的字(称韵脚)必须是同一个韵部的平声字。在当前旧韵与新韵双轨平行、鼓励新韵的形势下,初学者应直接采用新韵创作。《

3、中华新韵》韵部表只有十四韵,符合现代普通话发音习惯,好学易记。    【附一】  《中华新韵》韵部表(十四韵) 1、麻:a  (iaua)2、波:o  e  uo3、皆;ie  üe4、开:ai  (uai)5、微:ei  ui6、豪:ao  (iao)7、尤:ou  iu8、寒:an  (ianuan üan)9、文:en  in  un  ün10、唐:ang  (ianguang)11、庚:eng  ing  ong(iong)12、齐:i  er  ü13、支:-i  (即zh  ch  sh  r的零韵母)14、姑:u  (3)字句数.是格

4、律诗对不同诗体的数量限制。格律诗包括绝句、律诗和排律三种例体。排律是律诗的一种。就律诗定格加以铺排延长,故名之“排律”。每首至少十句,多则有至百韵者。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须对仗。林黛玉和史湘云联诗中秋之夜三五中秋夕,万家明月圆。撒天箕斗灿,落水碎银繁。几处狂飞盏,厅堂正敞轩。轻寒风剪剪,遥夜语暄暄。争饼嘲黄发,偷桃嗔小媛。香新荣玉桂,忧忘赖金萱。蜡烛辉琼宴,鸣虫听菜园。分曹尊一令,演讲布千宣。骰彩红成点,明眸亮若喧。晴光摇院宇,妙悟转乾坤。赏罚无宾主,往交皆仲昆。构思时倚槛,冥想每朝门。酒尽情犹在,

5、心留别可谖。渐闻语笑寂,过眼始终痕。阶露团朝菌,凉风上院椿。秋湍泻石髓,玉指点霜根。宝婺情孤洁,参商意自吞。药经灵兔捣,谁学怨娥奔。犯斗邀牛女,吾曹弄小孙。虚盈轮莫定,舍得续生存。壶漏声将涸,东方晓渐昏。寒塘渡鹤影,红日摄心魂。每首绝句固定四句,每句限五字或七字两种。每句五个字的称五言绝句,简称五绝;每句七个字的称七言绝句,简称七绝。(三)句式结构.是指格律诗中所采用的平仄格式结构。每首诗的首句句式,决定了这首诗的整体句式结构。而首句的句式是由第二和句尾两个字的平仄声调决定的。如,五言绝句的基本格式是;      

6、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在这里,首句的第二个字和句尾字均为“仄”声,决定了这首诗是“仄起仄收”式。本首诗的其他三句必须采取与首句相对应的句式。(1)上述五绝的基本格式,是所有格律诗的基础和母本。其他各种诗体的各种格式都是由这种基本格式演化出来的。(2)上述五绝的基本格式中,每一句都可做为首句,由此就演变出了其他三种格式。这样共形成四种固定格式,分别为:      A、仄起仄收式;B、平起平收式;C、平起仄收式;D、仄起平收式。由于七言诗是五言诗的扩展,所以其他各种格律诗的固定格式也是如此。 (1)五绝 

7、 ①平起式两字压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例如:听 筝[唐]李端鸣筝金粟桂,素手玉房前。⊙〇〇●●,●●⊙〇〇(韵)。欲得周郎顾,时是误拂弦。⊙●〇〇●,〇〇⊙●〇(韵)。说明:〇表示平;●表示仄;⊙表示可平可仄。   ②仄起式两字压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如: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〇〇●,  〇〇●●〇(韵)。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〇〇●●,  ⊙●●〇〇(韵)。③平起式三字压韵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例

8、如: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〇〇⊙●〇,    ●●〇〇●。孤舟蓑笠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