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不是学问.doc

最重要的不是学问.doc

ID:55012811

大小:2.62 MB

页数:8页

时间:2020-04-26

最重要的不是学问.doc_第1页
最重要的不是学问.doc_第2页
最重要的不是学问.doc_第3页
最重要的不是学问.doc_第4页
最重要的不是学问.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重要的不是学问.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最重要的不是学问——情境主题寒假作业始末纪实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吴鸽喜欢宋代严羽先生用“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来赞美唐代诗歌的透彻玲珑,它隐喻了超凡脱俗、自然无碍的人生智慧与艺术。这常让我想到自己身处的学校——情境教育发源地,一直以来我们秉承着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思想,追求着以情感人,以境育人,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教育境界。这次我以一个观察者的角度,以情境主题寒假作业为角度,真实记录了“‘我的寒假微生活’行走印记”的诞生始末。愿读到此文,观到此图的你们和我们一样,都能沉浸于孩子们带来的,自然无碍的美的享

2、受中!时间:2015年,3月2日,小学开学第一天地点:通师二附,科艺宫底楼大厅画面:8画外音:“人是一个初生的孩子,他的力量,就是生长的力量。”朋友,当你带着这句话,踱步向前走,你会不由自主地在一幅幅、一本本呈现于面前的作品中流连,那时,你一定能感受到这一股葳蕤茁茁的“生长的力量”——是的,这力量就来自于情境教育的发源地,通师二附六年级的孩子们。情境教育、情境语文,滋养了他们六年。而在2015年的这个寒假,又让他们惊喜地感受到——哦,生活是那么美好!朋友,希望你用眼睛细细地赏,赏孩子们是如何用心灵捕捉

3、生活,用文笔记录生活。年货采购、除夕盛宴、礼花绽放、亲友相聚、独酌小饮、踏春赏梅、新年祈福……都被孩子们阅在心中,淌在笔尖。他们,用温馨的镜头、清新的文字、精巧的排版、婉约的点缀,用这种现代时尚的方式再次向我们展示着情境教育的魅力:在民族传统节日的聚焦、传承中,在“真、美、情、思”的融合中,锻炼了儿童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能力、创新能力,它直指儿童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于是,自然地相信,这一刻不仅他们,还有我们、你们,也都成了生活的歌者!这是一段写在“展示立标”上的序言。她的作者就是我,写这段文字的

4、过程很亢奋,几乎一气呵成,当双手在电脑上飞快地敲击时,内心深处始终回荡着一种声音:这才是重回人的语文。她再次彰显了情境教育的魅力!时间:2015年,2月3日,离放假还有3天地点:六年级语文办公室画面:因为做放假前的最后准备工作,这里的一切显得很零乱。不过在忙碌中,备课组的老师们还是坐到了一起,今天他们要具体商讨布置给学生的寒假作业。“寒假里布置两篇作文,不多就写两篇,大家都要走亲访友,孩子们辛苦了一学期了,让他们也好好放松一下。”8“写作也得有感而发,一到假期就想着给孩子布置写作,有多少孩子能认真完成

5、。究其原因,是早已丧失了内驱力,不是从心底深处动情感悟写出来的东西真如同鸡肋,他们写过来,我想到一篇篇地批改都觉得痛苦。还有更好的吗?”“去年寒假,我们是用情境阅读单的形式引导学生读社会这本大书,读经典这本小书,挺有意思的,内容设计得好,学生也确实读得很认真,所以记录起来更是颇有心得,这个寒假可以继续引导阅读。”“阅读我们一直在做,阅读书目,阅读方法,阅读心得的交流可以说是每天都在进行。孩子和我说:老师,不要把读书当作作业布置了,我一天不读都难受,这哪是什么作业啊!有道理的,再把阅读当作重点引导,教育

6、价值的体现微乎其微。”“那做什么?这个也不好,那个也不行”“语文学习的根本是什么,是培养人对生活的热爱。同样的行走,你去看朋友圈,有的人发的很有意思,看他发的照片,配的文字,真的能感受到:这是一个多么热爱生活的人哪!”“为什么让你感觉热爱?不就是有观察、有捕捉、有想象、有描述、有创新吗?”“天哪,这就是我们想要的……对,让我们的作业也和时尚的生活方式接轨,让学生也像微信朋友圈那样,记录寒假生活。”“这个好!这个好!”……画外音:这样的集体备课,从我十二年前进入学校到今天,个人已经不知道经历过多少次了,

7、似乎这是一个难以计数的数字。刚工作那会儿,我的师傅教学处杨悌校长就带着我在真实的教育实践场域中,让我切肤体会到什么是“一个人能走得快,但只有一群人才能走得远。”那时,我们备课组结合传统的元宵节,精心策划、开展的活动“欢欢喜喜闹元宵”取得了圆满成功。作为我的第一届学生,多年后和我聊起小学生活还会激动地细数曾经参加过的“情境主题性大单元活动”。8而今,我已身为教研组长,带领大家一同探讨教育教学的实际话题,罗列我们每月、每周,甚至是每天要做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然成为常态。激烈的讨论、智慧的碰撞、同一性和个性化的

8、相结合,让我们同孩子们一起常常愉悦在快乐的学习生活中。不论是平时还是假期,每次就情境作业设计的探讨都是一笔财富。身为教师真不愿意看到只是注重认知,忽略情感,学校只是成为单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不愿意因为自身教育的狭隘性、封闭性,影响人才素质的全面提高,尤其是情感意志及创造性的培养和发展。这次讨论为什么到最后大家能达成共识,正因为引导学生进行“微生活”记录,不仅紧跟时代,别出心裁,更在这样的创新作业中无形地将学生观察、捕捉生活的能力,提取能力,语言能力,编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