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赏析练习.doc

诗歌赏析练习.doc

ID:55013638

大小:8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4-26

诗歌赏析练习.doc_第1页
诗歌赏析练习.doc_第2页
诗歌赏析练习.doc_第3页
诗歌赏析练习.doc_第4页
诗歌赏析练习.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歌赏析练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中考说明】对古诗词试题有以下要求:默写常见的古诗词名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和语言;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查内容不受教材内容的限制,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对阅读能力的考查,以课外阅读材料为主。一、题型归纳(一)品味炼字类[中考题型]  (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  (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应对策略] 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值得提

2、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题型示例]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渡汉江(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问题:首句中的“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断”字面上是“断绝、隔绝”的意思,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境况,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情。(二)名句赏析类[中考题型](1)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  (2)诗歌的某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3)从某句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应对策略]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这类题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

3、一,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问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的树木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

4、展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三)主旨情感类8[中考题型](1)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3)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应对策略]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态度的领悟。解答这类题要用一句话概括诗歌形象的特点,并根据所描绘的形象特点及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来推断诗人的情感态度。初中阶段所学诗歌情感大体可分为:离别思念、爱国思乡、友情、爱情、热爱大自然、关心民生等。[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秋夜曲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

5、征衣未寄莫飞霜。  问题: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思妇独守闺中的寂寞和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意对即可)(四)想象描述类 [中考题型](1)展开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优美的意境。(2)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应对策略]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题型示例]欣赏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西江月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

6、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现。  问题: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100字以内)。  示例: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渐渐的,雨点飘落下来,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说来也巧,当年曾经见过的茅店,依然在社林边!(五)表达技巧类 [中考题型](1)诗歌某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2)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3)诗歌是怎样抒发作者的情感的?[应对策略]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首先要了解常见的表达技巧,它包括:(1)修辞方法,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对比、比兴等

7、;(2)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或艺术手法),主要包括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间、小中见大、以乐写哀、渲染烘托、对比反衬、多角度描写等;(3)表达方式,主要有描写,议论,抒情,抒情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鉴赏时要准确指出诗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或表现手法或抒情方式),然后结合诗句和具体词语作分析,分析时要指出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8[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