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支招:如何应对用工荒难题.doc

专家支招:如何应对用工荒难题.doc

ID:55026439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6

专家支招:如何应对用工荒难题.doc_第1页
专家支招:如何应对用工荒难题.doc_第2页
专家支招:如何应对用工荒难题.doc_第3页
专家支招:如何应对用工荒难题.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专家支招:如何应对用工荒难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专家支招:如何应对用工荒难题  2月24日,针对“用工荒”现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部分城市2010年企业春季用工需求和2009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情况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用工荒”局限于一定范围和特定时间段,但局部地区的“用工荒”有可能进一步升级。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数据是,被调查者要继续外出务工的比例为62%,与2008年同期调查相比降低了6个百分点。  随着中国经济在金融危机中率先复苏,沿海地区出现2004年以来的第二次“用工荒”。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多家工厂招不到工人,有报道称,苏州、东莞等制造业基地缺工规模达到数十万之巨,甚至有不少工厂因此暂停开工。  “要根本解决‘

2、用工荒’难题,企业应当实现产业升级或转移到中西部地区,提高工人待遇,最重要的是,尽可能提供稳定的社会保障。”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维新在和《中国企业家》网站连线时表示。  他认为,一方面,这次‘用工荒’专家支招:如何应对用工荒难题  2月24日,针对“用工荒”现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部分城市2010年企业春季用工需求和2009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情况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用工荒”局限于一定范围和特定时间段,但局部地区的“用工荒”有可能进一步升级。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数据是,被调查者要继续外出务工的比例为62%,与2008年同期调查相比降低了6个百分点。  随着中国经济在金融

3、危机中率先复苏,沿海地区出现2004年以来的第二次“用工荒”。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多家工厂招不到工人,有报道称,苏州、东莞等制造业基地缺工规模达到数十万之巨,甚至有不少工厂因此暂停开工。  “要根本解决‘用工荒’难题,企业应当实现产业升级或转移到中西部地区,提高工人待遇,最重要的是,尽可能提供稳定的社会保障。”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维新在和《中国企业家》网站连线时表示。  他认为,一方面,这次‘用工荒’说明中国经济强劲转暖,是一个不错的信号。但另一方面,“用工荒”凸显了经济复苏过程中产业结构和劳动力薪酬双重不合理的现实。  倒逼产业升级  受益于经济强劲复苏,制造业企业接到大量订单,春节

4、后立即招人开工,这是此轮“用工荒”的原因之一。在刘维新看来,“这些制造业企业‘三来一补’居多,技术含量低,管理也很不完善,被许多新生代农民工视为没有前途的工作”。  人保部发布的调查显示,春节后企业招工人数比往年有所增加,预计招工有困难的企业比例也在上升。在对企业的调查中,近九成企业表示在春节后准备招用新员工,与往年同期调查相比,节后招工企业比例已经恢复到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并有所上升。  2008年的金融危机下,中西部地区承接了许多制造业企业,而这些地区都是劳务输出大省。”很明显的是,拿差不多的工资,劳动者更愿意在家乡打工”。刘维新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沿海地区的“用工荒”问题  

5、人保部的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分区域看,东部地区用工需求继续保持旺盛,中西部地区供需均呈上升趋势。东部地区与2008年同期调查基本持平,而中西部地区用工需求则比2008年同期调查高出16个百分点。  另一个原因则是国家这些年来的农业政策。取消农业税,加大农业补贴,建立农村社保体系,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土地流转,这一系列政策使得务农在许多地方变得“有利可图”,这也就相对来说削弱了打工的吸引力。  因此,在刘维新看来,缓解用工荒的最好办法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制造业企业加紧转移到中西部这些原料和劳动力丰富的地区,而东部地区则应当加快转向以高科技和服务业企业为主。”  提供稳定保障  “其实只要给

6、的钱足够多,怎么会招不到人呢?”刘维新说。他认为,缺工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劳动力市场缺少熟练工人,但主要原因是沿海地区企业多数是利润微薄的“三来一补”企业,因此多数薪酬弹性不大,竞争力不强。  根据人保部的调查,企业预计2010年工资涨9%,而员工期望涨14%,相差达到5个百分点,这说明尽管沿海企业调高了工资,但还远远未达到务工者的期望。  从员工方面来看,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务工者的主力,而这一代农民工对薪酬、务工环境和职业空间的要求远远超过老一代农民工,而企业显然并未做好准备。  因此,刘维新认为,如果企业不愿意转移产业到中西部,也无法升级到高科技等产业,那么只能尽量给员工提供归属感。

7、包括职业培训、薪酬水平和社会保障等,加强自身对务工者的吸引力。  其中,社会保障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受困于城乡二元化,农民工始终是“暂住”在城市中,被排斥在城市保障体系之外。在现行体制下,即使企业为农民工提供了社会保障,也会被农民工退保——这被经济学家陈志武称为“理性行为”,原因是“中国的社保体系对农民工不利”。第1页第2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