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教程 第四章

产业经济学教程 第四章

ID:5505245

大小:470.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7-11-12

产业经济学教程 第四章_第1页
产业经济学教程 第四章_第2页
产业经济学教程 第四章_第3页
产业经济学教程 第四章_第4页
产业经济学教程 第四章_第5页
资源描述:

《产业经济学教程 第四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策略性行为干春晖博士教授博导第一节新产业组织与策略性行为第二节限制性定价第三节掠夺性定价干春晖博士教授博导上海财经大学策略性行为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阶段:市场结构为核心(SCP)哈佛学派传统产业组织理论(TIO)(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市场行为为核心芝加哥学派新产业组织理论(NIO)策略性行为(20世纪70年代起)干春晖博士教授博导上海财经大学新产业组织与策略性行为策略性行为一个厂商通过影响竞争对手对该厂商行动的预期,使竞争对手在预期的基础上作出对该厂商有利的决策行为,这种影响竞争对手预期的行为就称为策略性行为——谢林(Schelling,

2、1960)市场基础:寡占或垄断市场古诺模型(Cournot,1838)伯川德模型(Bertrand,1883)斯塔克尔伯格(Stackelberg,1934)等干春晖博士教授博导上海财经大学新产业组织与策略性行为研究方法: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成果应用为现实的市场现象提供理论解释为反托拉斯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干春晖博士教授博导上海财经大学新产业组织与策略性行为限制性定价是一种短期非合作策略性行为,通过在位厂商当前价格策略影响潜在厂商对进入市场后利润水平的预期,从而影响其进入决策。静态限制性定价限制性定价的主要内容动态限制性定价不完全信息下的限制性定价静态限制

3、性价格的决定限制性定价的决定动态限制性价格的决定不完全信息下限制性价格的决定限制性定价的福利效应与公共规制干春晖博士教授博导上海财经大学限制性定价贝恩(1949,1956)、索罗斯-拉比尼(Sylos-Labini,1962)和莫迪利安尼(Modigliani,1958)早期前提——索罗斯-拉比尼假定(Sylos-LabiniPostulate),即潜在的进入者相信新厂商进入后在位厂商不会改变它的产量。结论——在位厂商为了达到遏制进入的目的,会调整它的产量水平及相应的价格水平,从而消除导致潜在厂商进入的诱因。干春晖博士教授博导上海财经大学静态限制性定

4、价完全信息条件下,在位厂商的进入前价格政策与一个理性潜在厂商的实际进入行为无必然联系,在位厂商的产量维持不变的假定是不可置信的,理性的在位厂商也根本不会制定限制性定价策略。——弗里得曼(Friedman,1979)干春晖博士教授博导上海财经大学静态限制性定价遏制进入价格长期低利润保持垄断地位在位厂商索取垄断高价短期高利润失去垄断地位平衡当前利润与未来利润之间跨时期利润总额最大化定价策略利润最大化主导厂商模型结团进入模型(卡米恩,施瓦茨,1971;Debondt,1976)连续进入模型(Gaskins,1971;Baron,1973)干春晖博士教授博导

5、上海财经大学动态限制性定价米尔格罗姆和罗伯茨(1982)模型在现实环境中,市场信息往往是不完全的,对手的成本函数及其战略性决策以及整个市场的需求状况对于厂商来说并不是完全知识,很多信息为私人所有,因此,在在位厂商与潜在厂商之间进行的限制性定价行为可以视为不对称信息博弈行为。假定前提在位厂商的成本与进入者无关且在位者已知自己的成本函数干春晖博士教授博导上海财经大学不完全信息下的限制性定价哈尔瑞顿(1985)为了遏制进入,在位者应传递高成本信息,因而应把限制性价格设定在高于短期垄断价格的水平。(与米尔格罗姆和罗伯茨模型结论相反)假定前提进入者在进入前不知

6、其成本是多少,且其成本与在位厂商成本正相关干春晖博士教授博导上海财经大学不完全信息下的限制性定价市场初始规模进入者的平均成本非价格进入壁垒干春晖博士教授博导上海财经大学静态限制性定价的决定折现率风险偏好非价格进入壁垒时滞长短市场需求增长成本结构干春晖博士教授博导上海财经大学动态限制性定价的决定决定性因素——双方参与人的成本信息分布状况在位厂商独占自己的成本信息,而潜在厂商的成本信息是共同知识的信息分布下,高成本的在位厂商可能会采取低价策略,以显示自己是低成本的,从而达到遏制进入的目的。——米尔格罗姆和罗伯茨(1982)在假定潜在厂商完全处于信息弱势的

7、条件下,低成本在位厂商的最佳定价策略是将限制性价格设定在高于垄断价格的水平,以向潜在厂商传递该产业是高成本的信息,从而策略性地遏制其进入。——哈尔瑞顿(1985)干春晖博士教授博导上海财经大学不完全信息下限制性定价的决定掠夺性定价是指在位厂商将价格削减至对手平均成本之下,以便将对手驱逐出市场或者遏制进入,即使遭受短期损失。一旦对手离开市场,在位厂商就会提高价格以补偿掠夺期损失(Schmalensee,1979;Rosenbaum,1987;RomanoandBerg,1985)干春晖博士教授博导上海财经大学掠夺性定价假定:信息获取成本非常之低,接近0

8、,因此被掠夺方可以获得资本市场和消费者支持,从而渡过掠夺期;自由进入而且没有进入成本,导致垄断利润无法取得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