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保障公路质量和安全的技术评价报告.doc

关于保障公路质量和安全的技术评价报告.doc

ID:55090925

大小:1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27

关于保障公路质量和安全的技术评价报告.doc_第1页
关于保障公路质量和安全的技术评价报告.doc_第2页
关于保障公路质量和安全的技术评价报告.doc_第3页
关于保障公路质量和安全的技术评价报告.doc_第4页
关于保障公路质量和安全的技术评价报告.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保障公路质量和安全的技术评价报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保障公路、公路附属设施质量和安全的技术评价报告⒈工程概述西环路在K3+722.8处于既有京藏高速相交。根据刘川工业园区总体规划,该交叉处采用西环路下穿京藏高速立交形式。西环路施工图设计采用框架式地道桥下穿G6高速公路,线路中心与G6高速公路中心线交角为82.5°,桥梁为四孔10m-12m-12m-10m结构,分为4部分。正截面总宽度为49.80m。结构净高6.7m,总高度8.65m。由于桥梁宽度较大(约50m),为减少施工难度,保证结构整体性,减少开裂,横向上桥梁分为两部分(10m-12m)分离式对称结构,为施工方便

2、,宽度方向上也分为两部分,先后施工。地道桥道路荷载:城-A级;顶板道路荷载:公路Ⅰ级。我公司相关人员对项目拟建施工场地进行了详细调研,且对项目进行了风险分析,风险分析的结果是该项目“可行”。评价组相关人员与建设单位白银区交通运输局沟通,收集、整理相关的评价资料;确定评价重点,并调研评价项目周边现场情况,作为本安全评价报告的依据。本技术评价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简述建设项目技术方案概况,包括工艺、规模及主要设备等。(2)对建设项目中的危险、有害因素种类及程度进行分析、评价。(3)对建设项目提出安全对策措施。(4)

3、对建设项目的安全作出评价结论。⒉保障工程质量措施、施工工艺及技术要点2.1地道桥施工方案简介及注意事项本项目地道桥采用明挖法施工,地道桥的施工分为2部分先后施工。首先在京藏高速中线位置施工钢筋混凝土防护桩及冠梁结构,待桩基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截断一侧公路交通,将公路车辆引导至通行中的半幅上,同时在截断部分公路上开挖基坑至混凝土垫层底部标高,基坑其余三面采用放坡开挖,采用挂网喷混凝土护壁。施工该部分主体结构及附属结构。待主体结构达到设计强度后回填地道桥两侧路基,铺装地道桥顶板结构,按照原结构恢复该部分高速路面。将高速公路

4、车辆引导至施工完成地道桥一侧,然后截断另外半幅高速公路,开挖另外半幅地道桥基坑至混凝土垫层底部标高,并拆除地道桥范围内的防护桩及冠梁,按照设计施工其余部分主体结构及其附属结构。在该施工过程中,保留地道桥范围之外的防护桩结构,以保证基坑安全。待该部分主体结构达到设计强度后,回填两侧路基及高速公路铺装层,并拆除部分防护桩结构,恢复高速公路。在施工完成的地道桥主体内部完成其余附属设施的施工,最终实现地道桥内部道路顺畅。高速路路基回填土应采用路基填料,层层压实,保证其密实性。西环路附近市政管线可以在人行通道或非机动车道下部穿越高

5、速公路。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截断一侧高速公路防护工作,保障行车安全。2.2基坑开挖由于现场条件较好,土层适宜,除高速公路中线一侧必须进行防护桩防护外,其余部分采用放坡开挖的方式进行基坑施工,工作坑边坡1:1放坡,坡壁采用挂网喷混凝土防护。2.3混凝土浇筑要求(1)钢筋1)钢筋的力学性能等技术指标均按《规程》有关规定执行。如采用进口钢筋处除力学性能试验外,还应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可焊接试验。2)主体结构主筋接头必须错开布置,同一截面的钢筋接头不得大于钢筋总数的50%,主钢筋接头必须焊接,焊接长度双面焊5d,单面焊10d。3)每个

6、节段变形缝均应按照对应的构造进行施工。4)主体结构浇筑混凝土前必须检查需预埋的照明、栏杆、侧石等预埋件或预埋钢筋,防止遗漏。(2)混凝土1)主体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抗渗等级P6。2)按《规程》有关规定进行选料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坍落度控制在6~8cm,泵送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6~20cm。3)石子粒径5~31.5mm,严格控制针片状含量,含泥量≤0.5%;砂采用中粗砂,含泥量≤2%,不得采用海砂。4)每次浇筑混凝土要连续进行,分层浇筑时必须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捣筑上层混凝土,不得出现冷缝,确保混凝土整体性;混凝土

7、浇筑要振捣密实,防止出现离析、蜂窝等现象。5)混凝土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不歪模、跑模,浇筑完成后应保证足够的养生。6)对于顶底板,在混凝土终凝前多次收水抹光,顶板应蓄水养护,冬季保湿养护应防“穿堂风”。7)施工缝止水带、剪力筋等较密集处,混凝土浇筑时一定要振捣密实,以防渗水。⒊项目建设中的危险、有害因素种类及程度分析评价项目建设中的危险因素种类及程度的分析评价(1)人工挖孔桩井口护壁必须高出地面20cm以上,以防止地表水流入井内侵蚀原地质构造而造成不安全因素,并防止地表砾石和其他杂物落入井内对施工作业人员造成伤害。危险程

8、度:高。(2)对久置未施工的桩基在施工人员下井之前必须先通风15分钟以上,以防止施工人员毫无察觉地进入二氧化碳气体浓度较高的环境而造成中毒。施工人员进入井内作业期间,全程开启空压机或鼓风机,保持新鲜空气持续输送至井底,防止缺氧和有害气体沉积。危险程度:高。(3)对不正在施工的桩孔均应加盖防护盖,保证施工人员及行人安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