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导巧问精练-论文.pdf

妙导巧问精练-论文.pdf

ID:55096034

大小:74.41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5-09

妙导巧问精练-论文.pdf_第1页
资源描述:

《妙导巧问精练-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探索糕一、巧妙导入。激发兴趣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也就在不知不觉中被激发新课导人是落实课堂教学环节的第一步,也是了。教师教学技能的体现。导人新课的方法很多,可以以三、精心训练。拓展思维旧带新,可以故事引入,也可以利用学生身边的人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学习数学的唯一和事引入。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进行导入,都必须遵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循短而精的原则,要紧扣新课内容,激发兴趣。例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因此,教师在教学如:我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一上讲台便提中,要精心设计例题,讲解时要充分挖掘数学解题问:“同学们,你觉得老师长得如何?”

2、这时,学生的思想,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注人源泉。比如“平面图形目光一下子全都集中到了老师身上,课堂马上变得周长与面积”复习课中,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题:一鸦雀无声。然后我补充:“你们观察老师身上左右两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的周长相等。已知边有什么特点?”学生很快得出老师的四肢、眼、耳长方形长1O厘米,宽5.7厘米。它们的面积各是多等部位都是对称的。这样的导入简单而自然,不仅少?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为本课的学生利用已学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很教学作了较好的知识铺垫。快就解答出来——长方形的面积:10×5.7=57(平方二、巧设问题。引发思考厘米);

3、正方形的面积:【(10+5.7)×2÷4】=61.6225提问是数学教师必不可少的教学行为,是教师(平方厘米);圆的面积:3.14X【(10+5.7)×2÷3.14÷向学生传授知识、启发思维的重要手段。提问不能21=78.5(平方厘米)。泛泛而提,而要把握时机、掌握技巧、富有启发性。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分析,发现:周例如,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教师首先提问:你能用长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圆中,圆的面积最大,长方一根直尺量出一个圆形硬纸板的周长吗?这个问题形的面积最小。此时教师抛出问题:底面周长和高相的难度不大,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能够顺利解等的长方体、正方体、

4、圆柱体,哪一个的体积最大?哪决——只要把硬纸板在直尺上滚动一圈就可以测量一个的体积最小?出硬纸板的周长。接着教师又提出问题:你还能用学生有了前面的结论,再联系长方体、正方体、滚动的办法量出一个圆形水池的周长吗?这个问题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发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打破了学生刚建立起来的认知平衡,迫使学生寻求体的体积都等于底面积乘高,而长方体、正方体、圆别的方法解决问题。学生经过反复思考和讨论,认柱体的底面分别是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根据“周长为可以用绳子绕水池一周,绳子的长度就是水池的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中,圆的面积最大,长方周长。接着教师提出第三个问题:把用线系

5、好的一形的面积最小”这个结论以及它们的高都相等,可以颗小石子在空中旋转一圈,谁又能量出老师手中的得出圆柱体的体积最大,长方体的体积最小。小石子转动时形成的圆的周长?这一问,使得学生通过这样的拓展练习,学生不仅拓宽了知识面的认知平衡又被打破,学生再次认识到自己的不和解题思路,也沟通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足,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样巧设问题,学生在联系,达到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思考中,会觉得这些数学知识都与生活实际相关,(作者单位:澧县教师进修学校)妙导精练z0s年z月c/3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