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褐斑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doc

木棉褐斑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doc

ID:55125383

大小:3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4-28

木棉褐斑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doc_第1页
木棉褐斑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doc_第2页
木棉褐斑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doc_第3页
木棉褐斑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doc_第4页
木棉褐斑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木棉褐斑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木棉褐斑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木棉CEibapentandraGaertn.属木棉科高大落叶乔木,原产于热带美洲和东印度群岛。目前,广泛引种于东南亚及非洲热带地区[1],我国主要分布于广西、云南、海南、广东、四川、贵州和福建等地。其树生长迅速,加之花、根、皮、木材和种子等经过不同工艺加工处理后均可利用,兼具经济、药用和观赏的价值[2-5]。目前,木棉在生产中不仅是优良的林用木材和绿化树种,而且其蒴果纤维更是优良的纺织材料,其纤维与其他天然材料相比,具有不易潮湿、抗压力强、保暖性好和不蛀不霉变等特性,是一种极具市场前景的新型生态纺织材料[6]。由

2、于木棉兼具优良林用、绿化和纺织等多方面的经济价值,近年来,我国南方地区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尤其海南在绿化宝岛和打造木棉之乡等相关项目的支持下,目前,整体种植面积已达10000hm2[7]。关于木棉研究,主要集中于纤维开发利用和优良品种选育2个方面,然而随着木棉种植面积的逐渐增大,必将导致病虫害大面积发生,影响其产量和质量,而且国内外关于木棉种植中病虫害的研究报道甚少。2016年11月在海南省儋州市木棉育苗基地大面积发生木棉褐斑病,笔者对海南多地的木棉分布区域进行采样调查,发现该病害在海南已经大面积发生。为明确木棉褐斑病病原,本试验通过柯赫氏法则分离纯化病

3、原菌后,采用形态学描述方法对该致病菌进行了鉴定,并对致病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以期为木棉褐斑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试验材料   供试病样   试验分离所用病样均采集于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农科教学实习基地中发病的木棉植株。   供试药品   葡萄糖、谷氨酸、KH2PO4、NaOH、甘露醇、NH4NO3、KNO3、KCl、蔗糖、MgSO4、脲、Ca2、NaNO3、盐酸、Fe23、可溶性淀粉均为分析纯,广州化学试剂厂生产;麦芽糖、琼脂粉、α-乳糖均为生化试剂,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   试验方法   木棉褐斑病症状

4、描述   通过基地观察木棉褐斑病的典型症状,记录其发病特点,并对典型症状进行拍照。   木棉褐斑病病原分离及致病性测定   取基地发病木棉叶片带回實验室后,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进行分离[8]。分离时取病健交界处的叶片组织,接种到PDA培养基上,置于生化培养箱中2℃培养d,期间取样进行镜检。然后挑取较纯菌落,进行纯化处理,并对纯化后的菌落、菌丝体、病原孢子等进行形态描述和显微拍照。根据柯赫氏法则操作步骤,采用针刺法接种菌饼的方式对温室盆栽苗进行致病性测定[9],处理时以接种不带菌的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观察记录,d后对接种发病叶片再次进行分离病原。   木棉

5、褐斑病病原鉴定   将纯化病原菌用PDA培养基于2℃下培养产孢后,制作临时玻片进行显微观察。根据菌落特征,菌丝形态,分生孢子大小、形态及颜色等相关特征。查阅相关文献进行比对后,确定病原菌的分类地位[10-15]。   木棉褐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不同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在生长良好菌落边缘,用直径mm打孔器打取菌丝块,接种于PDA培养基上,置于5、10、15、20、25、28、30、32、35、40℃10个不同温度中进行培养,培养d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个菌落直径,每个处理重复5次。   不同pH值对菌丝生长的影响在无菌条件下,用灭菌的mol/LHC

6、l和mol/LNaOH溶液,将经过灭菌的培养基pH值分别调节至、、、、、、、等8个梯度。经接种病原菌后,置于2℃中进行培养,d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每个处理重复5次。   不同碳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以Czapek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用等量α-乳糖、麦芽糖、葡萄糖、D-甘露糖和可溶性淀粉分别替代Czapek培养基中蔗糖作为碳源,配制不同碳源的培养基。然后接种病原菌于不同碳源的培养基上,2℃培养d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每个处理重复5次。   不同氮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以Czapek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用等量的NaNO3、Ca2、谷氨酸、酵母膏、脲和

7、NH4NO3分别替代Czapek培养基中KNO3作为氮源,配制不同氮源的培养基。然后接种病原菌于不同氮源的培养基上,2℃培养d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每个处理重复5次。   不同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的联盟影响在PDA培养基上接种纯化病原菌后,分别置于全黑暗处理、全光照处理、光暗交替3种光照环境中2℃培养d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每个处理重复5次。   数据统计分析   用Excel统计软件计算菌丝生长抑制率,采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各重复处理间的方差值和不同处理间的显著性检验。 2结果与分析   木棉褐斑病危害症状   木棉褐斑病主要危害木棉叶片

8、及茎秆,叶片发病初期,被侵染叶片首先表现为暗褐色小点,后期病斑逐渐扩大为圆形、梨形甚至椭圆形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