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轮组专题(典型).doc

滑轮组专题(典型).doc

ID:55135680

大小:1.23 M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28

滑轮组专题(典型).doc_第1页
滑轮组专题(典型).doc_第2页
滑轮组专题(典型).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滑轮组专题(典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滑轮组专题(太典型!)专题一:滑轮组综合计算的原则:①同一根绳子的拉力处处相等②分析动滑轮的受力平衡(向上所有的的力之和=向下所有的力之和;向左所有的力之和=向右所有的力之和)注意:①有时也给定滑轮受力分析②滑轮组一般“静止”或“匀速运动③区分绳子的“根数”与“段数”,一根绳子绕在定滑轮和动滑轮之间,会被分成几段一、常用的两大类型F(1)竖直使用(F承受重力)(2)水平使用(F承受与地面的摩擦力)F力的关系距离关系速度关系竖直使用实际:F>(G物+G动)/nS绳=nh动S绳: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动:动滑轮移动的距离v绳=nv动不计f轴F

2、=(G物+G动)/n不计f轴和G动则F=G物/n水平使用实际:F>f摩/n不计f轴则F=f摩/n=5N二、其他形式:有时也给定滑轮受力分析不计摩擦,则Fp=N,Fq=NF5G滑轮组的综合计算:F4G一大类:竖直方向(滑轮的重和摩擦不计)F6GF6=G当G动=1N,G物=2NF6=N(不计摩擦)1.F1F2GF3GGF5=GF4=GF3=GF2=GF1=GMG平台重G=1050N物体M重为___NGF10F7GGF8F9G2.3.3.如图所示,物体重600N,人拉住绳子的一端,使物体静止,若不计动滑轮的重和摩擦,则人的拉力F9=NF=5NS

3、绳=30cm⑵物体向左匀速运动求:①物体受地面的摩擦f=N②h动=cmS绳=10cm=5N⑴物体匀速向右运动求:①物体受地面的摩擦f=N②h动=cm图3二大类:水平方向(不计f轴和G动)1.⑶水平桌面上放着重180N的物体,若用如图3装置使物体在桌面上匀速移动,物体与桌面间的摩擦为40N,则水平拉力F=N三大类、综合使用(既有水平方向又有竖直方向)(1)如图4所示,100N重物匀速下落,不计轴摩擦和动滑轮的重,求木块受地面的摩擦f=N(2)如图5所示,已知G动=12N,GA=600N,F=80N,不计轴摩擦求木块受地面的摩擦f=NG图4F

4、AA图5图6图8图7四、1.如图体重500N的人,要将G=700N的吊篮匀速吊起,不计滑轮、绳重及摩擦。(1)如图6,人站在地面上,求至少要用多大的力拉绳及人对地面的压力(2)如图7,人站在吊篮中,求至少要用多大的力拉绳及人对吊篮的压力2.如图8所示重600N的人站在重为200N的木板上,求(1)人要用多大的拉力才能使木板水平静止?(2)此时人对木板的压力(不计滑轮、绳重及摩擦)=5NS绳=10cm⑵物体匀速向上运动①物体重力G=N②h动=cm=5NS绳=10cm⑴物体匀速向上运动①物体重力G=N②h动=cmS绳=10cm=5N⑷物体匀速

5、向右运动①物体受地面的摩擦f=N②h动=cm=5NS绳=10cm⑶物体匀速向左运动①物体受地面的摩擦f=N②h动=cm专题二:注意动滑轮组的四种形式专题三:滑轮组的设计(1)首先求n①n=G物/F(不计f轴和G动)n=(G物+G动)/F(不计f轴)②n=S绳/h动(2)n最大时,滑轮组的个数n比少1;(3)如果要求改变拉力的方向,则绳子的末端要从定滑轮上拉下(4)绕法“偶定奇动”典型例题1.站在地面上的人用滑轮组把重760N的货物由地面匀速提升到5m的高处,绳子被拉下25m,人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200N(不计摩擦和绳重).(1)依据

6、题意设计出滑轮组.(2)动滑轮共重G动是多少?2(变形题).在不计摩擦和绳重的情况下,利用一滑轮组匀速提升物体0.6m,绳子被拉下3m。已知G物=760N,F=200N,(1)依据题意设计出滑轮组.(2)动滑轮共重G动是多少?专题四:滑轮的实验探究力的关系距离关系F实际F>G物S绳=h物不计摩擦fF=G物F实际F>1/2(G物+G动)S绳=nh动S绳: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动:动滑轮移动的距离不计fF=1/2(G物+G动)不计f和G动F=1/2G物1.思考:(1)使用定滑轮丙甲乙图191.26.小雯同学在“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

7、,完成了如图19所示的实验并记录了数据(实验中的滑轮的轮与轴间的摩擦极小,可忽略)。实验次数物重G/N使用定滑轮时测力计的示数F1/N使用动滑轮时测力计的示数F2/N11.000.600.6521.501.100.9032.001.601.15通过分析数据,她觉得与书中的结论有较大偏差。你一定也做过这样的实验,回想你的实验经历,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表格的第二列和第三列的数据发现,他觉得与书上的结论(定滑轮既不省里也不费力)不同,你认为问题在什么地方?答:。(2)小雯经过认真分析找到了问题所在,他用正确的方法重新做了图甲和图乙的实验,在

8、图乙中,用同一只弹簧测力计做测量力的工具,当重物是3N时,手竖直向下拉的力的大小是N。(3)分析表格第二列和第四列的数据发现与动滑轮省一半的力的结论也不同,你认为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