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爱与绝望.doc

女性的爱与绝望.doc

ID:55139207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8

女性的爱与绝望.doc_第1页
女性的爱与绝望.doc_第2页
女性的爱与绝望.doc_第3页
女性的爱与绝望.doc_第4页
女性的爱与绝望.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女性的爱与绝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女性的爱与绝望  《小城三月》是萧红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篇小说。萧红“半生尽遭白眼冷遇”,当时她正处在乱世动荡和人生坎坷中,已经走到生命的最后阶段,却没有因为疾病而停笔。萧红书写了一个二十年前的爱情悲剧,在这种时间和空间的回望中,小说是否倾入了作者切肤的生命体验?翠姨追求的情感以悲剧结尾是萧红人生悲剧的映射吗?这个20世纪40年代完成的有关婚恋自由的文本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又有着怎样的意义?本文以小说的主要人物为切入点,尝试在文本中寻找答案。  一、爱的判断题  《小城三月》是一个颇有意味的题目,它囊括

2、了故事的时间和空间。“小城”是介于大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空间,这就决定了它不会开思想风气之先,但也绝不至于闭塞。三月尚是乍暖还寒的时候。故事在这样的氛围中徐徐展开,一个小城镇女子由无知无觉到爱情萌动,再到亡故。翠姨的爱恋与死亡的原因蒙着一层烟雾,破解了这个谜题,人们也许会获得走进萧红内心的一把钥匙。  要破解这个谜题,需从堂哥与翠姨两人关系入手。学界对两人是否具有恋爱关系是存疑的。因为叙事者一开始就说:“我有一个姨,和我的堂哥哥大概是恋爱了。”这里的语气是不确定的。小说中关于两者相处也留下了大量空白,比如

3、两者来往并无特别之处。翠姨病重,堂哥去看她,回来后也如常游戏……�N种迹象都似乎说明,这一场燃尽翠姨生命的爱恋,只是她的一厢情愿。但细读下去,读者会发现蛛丝马迹。  从恋爱发生来讲,哥哥讲故事的时候,翠姨总比我们留心听,有这样一位红颜知己,青春年少,情愫难免不会生发。  有一次“我”撞破翠姨和堂哥的单独相处,接着堂哥陪“我”下棋时,总是输,而“从前是他回回赢我的”。这种反应也耐人寻味。  而后“我”回哈尔滨读书了,堂哥却留在家里。叙事被中断了两个月。读者完全可以推断,就是在这两个月里,哥哥和翠姨的感情

4、肯定更进一步。读者甚至可以设想堂哥对翠姨完成了关于自由、平等与爱的启蒙。  而翠姨病重时,哥哥去看她,竟去摸她的额头。在一个未婚男女不能自由交谈的社会里,这样的肢体接触简直惊世骇俗。即使堂哥接受了新教育,作为一个客人,大抵也不能大胆到做这样的动作。所谓关心则乱,这一摸应该是出于情难自禁,面对生死哪里还顾得了禁忌与礼仪?而翠姨对堂哥说的最后一句话“我求的我都得到了……”更耐人寻味,她求什么呢,又得到了什么。  理智来说,两者并未达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境界,但也并不如表面那样毫无交集。翠姨知道结合无

5、望,她又踏不出决绝反抗的步伐,故而在忧郁中快速燃尽了自己的生命。翠姨虽身死,但终究做了一回自己的主人。她的死固然是个悲剧,但对其自身未尝不是最好的归宿。  二、倾斜的感情模式  为什么作者要给故事加上一个不确定的语境呢?笔者认为悲剧结局的设定和不确定的语境正是作者对五四时期婚恋模式的质疑,是作者在回望中,对女性自主生命追求的否定。  丁言昭的《萧红传》有一段文字:“不知怎么地,萧红发现汪殿甲吸食鸦片,心里很痛苦,对他产生厌恶感,悄悄爱上了表哥陆宗虞。”不愿与汪殿甲结婚的萧红毕业后与家庭决裂,去了北京,

6、开启了人生的征程。在历经苦楚之后,她为翠姨选择了另一条:让她和所有封建女性一样将自己的渴望与苦楚全部吞落肚子。然而这条路依旧失败了,这应该是作者苍凉心态的一个投射,是她对女性命运的清醒思考。  为什么翠姨的路走不通?除了传统封建和社会压力之外,两人的感情模式也是值得玩味的。在“弑父”的时代,女性和“子”文化系统结盟,在这种结盟中,女性因为经验等原因居于客体地位,被动而容易收伤害,无论精神还是身体,她们都是不自由的。这是一种启蒙者与被启蒙者的恋爱模式,是不平等的。在堂哥与翠姨的关系中,堂哥是一个接受新教

7、育的新青年,翠姨却从未接受过教育。两者之间启蒙的过程虽然被略去,但从翠姨前后的转变,读者可以推断两者之间是有一个启蒙过程的。  最明显的是翠姨接受长穗的耳坠子、高跟鞋等新饰品。对当时的女性来说,新的饰品和行为代表了新的思想――“只是女人们没有那么摩登的行为,或者说她们不很容易接受新的思想”。  《中外女性服饰文化》也提到:“女性们的服饰穿着最为普遍的心理现象是个体对群体的融合,也就是从众心理。”只有融合才能保护自己,只有从众才能确立身份。翠姨不仅从众,甚至是有些落后于人群的。一双绒绳鞋她必须等到许多人

8、都开始采办了,这时候看样子,她才稍稍有些动心。她完全是一个隐身于传统,生活在框架里的女性。  这个女性被唤醒了,然而这唤醒是不平等的。在这段恋爱对话中,堂哥才是新文化的受益者,而不是翠姨。追求婚恋自由的新女性是“出走的娜拉”,那娜拉出走后会怎样呢?鲁迅以《伤逝》和《娜拉走后怎样》反思了恋爱自由神圣光环下的两性关系:喊着“我是我自己的”的子君在出走中获得了短暂的幸福,最终又因失去了涓生的爱而死,象征着出走行动的失败。  翠姨没有冲出家门,比起子君,翠姨更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