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迁移能力的培养之我见.doc

小学数学迁移能力的培养之我见.doc

ID:55139606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8

小学数学迁移能力的培养之我见.doc_第1页
小学数学迁移能力的培养之我见.doc_第2页
小学数学迁移能力的培养之我见.doc_第3页
小学数学迁移能力的培养之我见.doc_第4页
小学数学迁移能力的培养之我见.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迁移能力的培养之我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迁移能力的培养之我见  摘要:小学数学中,新知识一般是旧知识的引申或组合,两者之间必有很多共同属性。新旧知识点的共同点越多,越容易实现知识的迁移,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在已学的基础上类推,尽量引导他们类推出应学的新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迁移能力;效率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的体系,要注重知识结构和体系。”小学数学中,新知识一般是旧知识的引申或组合,两者之

2、间必有很多共同属性。新旧知识点的共同点越多,越容易实现知识的迁移,在教学中,要努力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共同因素,尽力创设类比情境,凡是学生能在已学的基础上类推的尽量引��他们类推出应学的新知识,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我在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探索出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的教学模式,如下:  一、课前调查,做好铺垫  课前针对所学知识,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学生有效迁移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对学生的学习起点有所了解,能帮助我们在课堂中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利用学习材料,适时地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例如,四年级下册《街心广

3、场》――小数乘小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乘整数,了解了小数的意义,知道了小数点位置移动所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上课伊始,我先设计一些的习题,如:  1.用竖式计算23×1234×2618×2143×52  2.直接写得数0.34×102.35×1000.235×105.89×100  在导入部分进行这些知识、技能和学习经验的铺垫,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在探索新知时,通过计算三种大小不同的面积,以如何计算地板砖面积设疑,引发学生思考,在比较中发现积的变化规律,从而发现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与

4、两个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经历探索小数乘法计算方法中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的过程,使学生更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又因为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学习时适时引导学生迁移所学知识及解题方法,掌握所学知识。  二、自主探索,变式提升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掌握一般要领和原理是通向普遍迁移的大道。”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实现数学规律性知识的有效迁移,必须要加强数学思想方法和策略的教学,做到寓思想于题目、寓策略于问题:即教师在分析、解决数学问题时,要善于将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和

5、策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传授给学生,只有当学生真正学会并掌握了这些思想方法和策略,并运用这些思想方法和策略去寻找驾驭规律性知识,才能有利于规律性知识之间的迁移,达到举一反三、解类旁通的目的。  例如,三年级上册《蚂蚁做操》――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本节课的教学结合“蚂蚁做操”的童话故事情境,借助直观模型――点子图理解12×4的算理,巩固口算方法的同时,进一步探索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在学生已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的算理后,出示13×3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并交流每一步的算法,我再适时地追问:“如果我在13的前面添上2变成213×3,你们会

6、算吗?”孩子们都跃跃欲试,他们尝试独立解答后,指名说说每一步的算理,孩子们都懂得迁移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计算,并懂得比较归纳出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阵地。因此,在学完新课进行巩固新知的环节中,拓展延伸题设计得巧妙,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研究表明,“变式”与原有的认知结构越接近,就越有利于知识的类比迁移和运用。学习中能有效地渗透迁移的方法,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和迁移能力。  例如,五年级下册《折纸》――异

7、分母分数相加减,为了拓展尖子生的思维,在练习中我设计了两道练习:  1.计算下列各题:  ■+■=■-■=  ■+■=■-■=  ■+■=■-■=  让学生先计算两组算式的得数。  引导他们发现规律。  2.计算:  ■+■+■+…+■=  这样的设计让学生通过计算后自主发现规律,由简单的算式计算方法迁移到复杂的算式的计算,提高了学生的类比迁移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发现类比迁移发生的策略,自觉地在学习中应用迁移规律来解决问题,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引导学生将课内学习的类

8、比迁移方法,延伸到以后的学习中和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和迁移能力,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  编辑鲁翠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