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体验为智障孩子的交流搭桥.doc

用体验为智障孩子的交流搭桥.doc

ID:55140578

大小:2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28

用体验为智障孩子的交流搭桥.doc_第1页
用体验为智障孩子的交流搭桥.doc_第2页
用体验为智障孩子的交流搭桥.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用体验为智障孩子的交流搭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用体验为智障孩子的交流搭桥句容市特殊教育学校方应霞一、事件回顾:去年十月我接手培智一年级,一个月的时间孩子们刚刚适应了前任班主任,又调换了新的班主任,对于一年级的智障生而言又是一个新的适应过程。这个班由于学生多,课堂纪律处于建立过程中,通过与任课老师的交流,学生的接触和家访,发现这个班学生之间的差距大,一个学生一个样,学生间明显存在交流障碍。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可以听到“今天,XXX的书被谁画了。”“XXX打XXX了。”“XXX的语文书不见了。”“XXX的作业本被谁XXX扔了。”这些事情的发生都是出于智障孩子

2、的交流存在问题,不会表达一些事件的本身,所以只会用打小报告的形式告诉老师。上课时,铅笔没有了、文具盒没有了、作业本不见了……都是很常见的事,发生这些事件的原因只是有些孩子从独自的玩耍中回归交流活动中时,不会处理事件导致。在校本课程中,老师让大家创作了《彩色的石子路》这一作品,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喜爱的作品,也很宝贵的收着自己的作品。第二节课开始,我就看到一个男孩子在哭,在大家的唧唧哇哇中了解到,原来同桌的女孩张X将他的作品撕掉了,他很伤心。我询问张X“是不是她撕的?”她承认了,我便让她将自己的作品拿出来送给同桌。大

3、概10分钟左右的时间张X趴在桌上一动不动,隐隐有点抽泣,这时我走到张X的身边,我问她:“你怎么了?是不是有点难过?”她说:“是的。”她说她想要自己的作品,我问同桌将作品拿来,跟她说:“你看你将同桌的作品撕了,同桌就和你刚刚一样的难过,你要向他道歉,问问他可不可以帮他重画一副?”她赶紧的征求同桌的意见,认认真真的帮同桌重新画了一副。从这以后,再也没有见她撕过别人的作业或者书本。二、拓展运用:通过这件事,我在培一年级的学生养成教育中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一)学规范,制定班规班约  利用晨会课,根据班级存在的问题有

4、针对性,重点性的开展体验活动。特别是学生间存在的普遍问题、课堂规则,课间文明休息规则等。对照体验活动每人寻找问题进行整改。在与学生共同制定班规班约时。值得一提的是它的约束对象不仅是全班学生,还包括我。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例如:上课铃一响,我会准时出现在教室门口,要求学生做到不在学校吃早饭。无论遇到何种情况,我都坚持吃好早饭来学校,用自己的人格、身教来影响学生。  在行规养成教育阶段,做到腿勤、嘴勤、反复讲、反复抓。由于学生自控能力,意志力等差异,往往开始总有部分学生出现违规违约。这是很正常的,这时我想方

5、设法给予矫正,例如:我把“规范在我心,时常伴我行”板书在黑板的正上方,时刻提醒。我班有一位张璐同学,自控能力差,有“多动症”,我先让全班同学做她的监督员,因此她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表现。渐渐的,她违规违约的次数减少了,下课不再乱冲乱跑,也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了。  在行规养成教育的过程中,通过行规测试,让学生自我评价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通过不断的训练、评价、整改、学生的行为习惯逐渐养成。在教育过程中,注重抓典型,树正气,培养班级“领头羊”。同时注重创情景,促学风,为一年级的智障生明确学习的重要性  (二)创设平台,

6、增强班级凝聚力   凝聚力是集体中人心的聚合力,班集体的凝聚力越大其成员越能自觉的遵守集体的规范,朝着班级的目标前进。而凝聚力的培养不是靠简单的说教,必须创设一些平台,通过组织一些富有特色的班队活动是增强学生凝聚力的有效途径。针对本班的实际,我抓住契机创设平台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在这些活动中,依然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用体验活动成为一年级智障生认知的主要途径。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为同学之间架起了桥梁,他们由相容,相助、到相亲、相爱。互相理解,互相关怀,增进了友谊,增强了合作的意识,参与的意识,从而增强了班级的凝聚

7、力。三、反思:在培智班级教育中与其迎头批评,用一番大道理来教育智障学生,不如将理解、鼓励、信任和支持给学生,利用体验活动来引导他们,让他从体验过程中,得到交往认知等各方面的提高。小小的体验就可以巧妙地运用期待效应和情感激励,使非智力因素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了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强化的作用。初为培智班班主任的我很高兴自己作出了正确的选择。让我用爱心为智障孩子培养交往技巧,搭建交往的桥梁让他们能够自如的融入学校生活、班级生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