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生活积累 考查理性思辨(上).doc

指向生活积累 考查理性思辨(上).doc

ID:55147624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9

指向生活积累 考查理性思辨(上).doc_第1页
指向生活积累 考查理性思辨(上).doc_第2页
指向生活积累 考查理性思辨(上).doc_第3页
指向生活积累 考查理性思辨(上).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指向生活积累 考查理性思辨(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指向生活积累考查理性思辨(上)  摘要:如今,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多少有引导考生“读万卷书”的命题倾向:天津卷要求谈谈“我的青春阅读”,北京卷则要求以“神奇的书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山东卷在“行万里路”上独辟蹊径。当然,这一方面有利于防备宿构,尽可能避开猜题嫌疑,另一方面又尽最大限度开拓了命题空间,为考生搭建起一个具有亲和力的写作平台。  关键词:山东卷高考作文;积累;思辨;审题立意;备考  【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行囊已经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旅途漫漫,翻检行囊会发现

2、,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评析】  与2015年“丝瓜藤和肉豆须”的写作材料相比,山东2016年的命题材料不仅简易有致,而且贴合学生实际生活,富有时代气息,同时又体现出一定高度的精神引领。其他要求与去年毫无二致,这显然是继承与创新的表现,体现了山东卷稳中有变的一贯命题思路。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新常态,身为高三学子,大多都有旅游经历

3、。由此而言,“行囊已经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这个开头如话家常,现成自然,容易唤醒关于旅行的记忆。在考场这一特定环境下,它带给考生的亲切感应该是前所未有的,很容易打开考生的写作思路。所以说,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具有可写性是这道命题的第一特色。  但若因此认为这道作文题就是写“备好行囊,开始旅程”,记一次难忘的旅游之类,显然就掉进了命题的陷阱里,流于表面肤浅。因为“行囊、旅程”只是个引题,学生作文时应该适当挖掘一下其比喻意,或升华到其象征意义上去才能合乎题意,才是新材料作文的写法。琢磨题意,这里的“行囊”还有做准备、打基础、作铺垫

4、的意味;“旅程”则可指个人的出行计划、事业蓝图、人生规划等,也可指一个国家的发展目标、历史进程等。而这道材料作文命题的用意、用心和审题的曲折与难度全在第二层意思上。  为揭示其内在意蕴,我们不妨先坐实四个“有的……”来理解字面意。还是以旅行为例:“很快用到的”比如矿泉水、瓶装饮料、零食、手机等;“暂时用不上的”比如雨具、某种药物等;“想用而未曾准备的”比如手杖、充电器等;“一直陪伴我们走向远方的”比如蓝天、大地、汽车、宠物,抑或某个人,但是更大的可能则是某种认识、体验、嘱咐叮咛、经验教训,或应具备的素养,如坚持、勤奋、目标、毅

5、力等精神层面的东西。  当然考生也可由此联想到对高考的准备,因为高考本身就是一段旅程,有关高三的“行囊”和进程简直触手可及。但如果作文就按照这个思路写下去,也不过是在材料所提供的框架内打转,不仅很难写出新意,而且会给人隔靴搔痒的感觉,不能触及材料的深层意蕴。考查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转化的能力是这道命题的暗含之意,化实为虚、由实入虚、虚实结合是写好这道命题的思考要领。  如果我们整体考虑材料的内在关系就不难发现,“行囊中所装之物对于旅行的重要作用”才是该材料所要表达的意义所在,具体分析可知它们之间有这样一些关系:有备有用,有

6、备无用;有用无备,有用无法备。而省略号则意味着有备无患、要用须备、准备无尽等意思,审题时这一层意思很容易被忽略。  四个“有的……”之后,陈述戛然而止,出题者并没有给出结论性的表述,而是用省略号给考生留足空间,由此预设下写作的角度,并引导考生独立思考,发表个人见解。但作文不管从哪个角度入手,重心都须放在辨明“准备”与“前行”的相互关系上,比如二者是依存关系还是主次关系,抑或取舍关系等。动笔前仔细思考的话,便不难发现这样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何为准备好了?既然准备好了何以出现那么多意外?准备和行程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该如何准备?…

7、…也就是说,只有辨明了二者的关系,并从材料出发分析具体原因,才可能是切合�}意的。所以说,借助背景材料激发考生深度思考、突出考查逻辑思辨能力是近年山东卷作文命题的又一个显著特点。  如果我们把“备好”行囊与旅行的关系延伸到社会人生,就不难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隐喻和象征关系,写作角度也因此丰富起来。比如可以谈准备与未准备、预知和不可预知、有用和无用的关系,也可探究准备的相对性、行程的未知性等。所以该题适合写作论述文,议论性散文,写记叙文难度大。  如果从“题意”的要求阅卷,以下角度应该是合乎题意的: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8、;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3.人生中有很多不可预知的东西;4.“没用”的东西也是一种陪伴;5.备好行囊,风雨兼程……而以下角度则可视为深刻或高远立意:6.人生的魅力在于“不可预知”;7.生命没有彩排;8.何妨吟啸且徐行;9.重要的是前行;10.准备是准备者的通行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