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口语交际《学会作客》教学设计-文档资料.doc

2018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口语交际《学会作客》教学设计-文档资料.doc

ID:55160021

大小:1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29

2018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口语交际《学会作客》教学设计-文档资料.doc_第1页
2018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口语交际《学会作客》教学设计-文档资料.doc_第2页
2018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口语交际《学会作客》教学设计-文档资料.doc_第3页
2018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口语交际《学会作客》教学设计-文档资料.doc_第4页
2018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口语交际《学会作客》教学设计-文档资料.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口语交际《学会作客》教学设计-文档资料.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口语交际《学会作客》教学设计“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

2、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教材依据: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练习7》中的口语交际《学会作客》。“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

3、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应以贴近生活的

4、话题为主组织教学”,而作客正是生活中常遇到的事。应该说,学生在这方面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于是,我设计了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以此调动学生的生活感知、生活积累,让学生说得具体,说得真实,说得有趣,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时让学生知晓作客的基本礼仪,力求体现口语交际“生活化”、“实用化”的特点。教学目标:1、通过训练,让学生学会作客的一些基本礼仪:来到主人家门口要做到敲门或按门铃;见到主人时要主动打招呼;受到主人的招待时要说谢谢;跟主人告别时要说再见。2、培养学生与别人交谈时自然大方、有礼貌的态度与习惯。3、鼓励学生树立表达的自信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积极参与交际。

5、教学重点:第6页让学生学会作客的一些基本礼仪,培养与人交往的一些良好习惯。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交际的自信心,学会自然大方、有礼貌地与人交往。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用的道具教学过程:一、在愉快的音乐声中导入新课1、小朋友,你喜欢交朋友吗?在你的生活中一定有一个或多个好朋友吧?朋友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快乐,就让我们一起找找好朋友吧!(播放儿歌《找朋友》,师生随着音乐边唱边做动作。)(此环节的设计旨在调动课堂气氛,同时也为下面的教学打下伏笔。)2、有了好朋友,我们就应该经常来往呀!到别人家去作客就是与人交往的一种方式。小朋友们,以前爸爸、妈妈带你们到亲戚、朋友家去作

6、过客吗?(板书:作客)你们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呢?(指名说)3、(出示女孩图)第6页看,这位小朋友叫小红。今天,她到同学小华家去作客,她又该怎么做、怎么说呢?(语言来自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一环节联系学生丰富的生活,创设了一个宽松开放的学习环境。这样设计,激发了学生的说话兴趣,让他们想说,敢说,爱说。)二、在情境中练习交际1、小红去小华家作客时,老师悄悄给她拍了几张照片。(出示四幅图)你们看,这几幅图分别画的是什么时候的情景呢?(指名说)(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到主人家门口时,见到主人时,受到主人招待时,跟主人告别时)????2、如果你就是小红,当时你会怎么做、怎么说呢?选择其

7、中一幅图,四人小组讨论。3、交流。(相机板书一些礼貌用语:你好、谢谢、请、再见等)(好奇心是推动儿童主动、积极地观察、思考,展开创新性思维的内动力。这一环节的教学,首先为学生提供了引起观察和思维变化的情境,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展开丰富的想象。又通过分组讨论交流的合作学习方式,最大程度地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第6页4、练习表演:找一个合作伙伴,一个当小红,一个当小华,选择其中一幅图表演。5、指名表演,师生评议。(这一环节,通过让学生分组表演后再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