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2016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ID:5516449

大小:42.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7-12-16

2016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材分析_第1页
2016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材分析_第2页
2016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材分析_第3页
2016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材分析_第4页
2016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材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材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6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材分析2016三年级上册语第三单元教材分析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给人们带美的感受,秋天给人丰收的快乐。今天我给大家带的是人教版语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心中的秋天。本组由四篇组成。三篇精读,一篇略读。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表达了在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快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美好的景色。教材处处洋溢着浓浓的秋意。一本组教材的的特点1、强化导语的导学功能。本组单元前设计了专门的版面安排导语,导语中提出了“用手中的笔,描绘我们心中的秋天”,揭示

2、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点明专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语园地中的习作提出了学习的准备。2、联系单元专题,加强了精度与略读的联系与整合。本组单元围绕“心中的秋天”这一专题,精心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将精读与略读、阅读与口语交际、习作紧密结合。3、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本组的语言生动优美,适于朗读的训练,读出秋天的韵味,读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读、背诵中,积累语言;二是,在后练习中加强了词、句、段的积累。引导学生把自己觉得好的词、句、段多读读,或抄一抄;三是,教材之后列出词语表,体现对积累词语的重视。4、紧密联系

3、学生的阅读或生活实际,适时安排“小练笔”。二、教学目标:⒈认识12个生字,掌握34个生字和29个词语;⒉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和自己喜欢的部分;⒊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⒋读懂内容,找出中描写心情的句子,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的乐趣;⒌喜欢秋天,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对秋雨的喜爱;⒍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积累好词佳句。⒎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⒏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四、教学重点:⒈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⒉借助字典、

4、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五、教学难点:⒈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⒉初步体会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六、时的划分:《古诗两首》2时、《风筝》2时、《秋天的雨》2时、《听听,秋的声音》1时、《语园地》3-时9古诗两首一、学习目标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这两首古诗。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要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二、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体会其中的意境。三、教学难点:

5、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要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四、教学方法:欣赏教学法五、教学准备1插图。2学生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六、教学时间:2时七、教学过程第一时一、学习《夜书所见》二、交流资料,了解背景1学生交流已知的材料。2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他写了什么吗?3看图说话:(出示挂图)瞧,这就是叶绍翁所见到的情景,请大家仔细看图,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三、

6、自主学习,初步感知1自由朗读。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这首诗读通、读正确。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3自学古诗。借助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语。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四、再读感悟,体会情感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诗歌描绘了怎样的情景?2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3体会情感。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

7、,你会是怎样的心情?4感情朗读。带着你体会到的情感朗读古诗。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五、图结合,熟读成诵六、根据诗意,参照插图,熟读,练习背诵。七、指导写字1出示要写的字。2让学生观察范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八、拓展活动九、你还读过哪些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读或背给同学听听。第二时学习《九月九日忆东兄弟》一、背诵古诗,导入新1指名背诵《夜书所见》。2出示《九月九日忆东兄弟》。提问:你了解这首诗的作者王维吗?二、小组合作,讨论自学1根据学习《夜书所见》的方法,小组讨论怎么学习这一首

8、古诗。自学基本步骤:(1)自读:读准字音,并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词义。(2自思: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并提出自渎中产生的疑惑。(3)交流:读读、说说、问问。(4有感情的朗读,背诵。2学生按自己小组议定的方法自学,教师巡视指导。三、师生交流,解决疑难1每组说说读懂了什么,并提出小组学习时所产生的问题及讨论的结果。2其他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