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主存储器空间的分配和回收.docx

操作系统-主存储器空间的分配和回收.docx

ID:55174415

大小:297.44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4-30

操作系统-主存储器空间的分配和回收.docx_第1页
操作系统-主存储器空间的分配和回收.docx_第2页
操作系统-主存储器空间的分配和回收.docx_第3页
操作系统-主存储器空间的分配和回收.docx_第4页
操作系统-主存储器空间的分配和回收.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操作系统-主存储器空间的分配和回收.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习四主存储器空间的分配和回收一,实习题目本实习模拟在两种存储管理方式下的主存分配和回收。第一题:在可变分区管理方式下采用最先适应算法实现主存分配和实现主存回收。[提示]:可变分区方式是按作业需要的主存空间大小来分割分区的。当要装入一个作业时,根据作业需要的主存量查看是否有足够的空闲空间,若有,则按需要量分割一个分区分配给该作业;若无,则作业不能装入。随着作业的装入、撤离,主存空间被分成许多个分区,有的分区被作业占用,而有的分区是空闲的。例如:05k10k14k26k32k128k操作系统作业1作业3空闲区作业2空闲区为了说明哪些区是空闲的,可以用来装入新作业,必须

2、要有一张空闲区说明表,格式如下:起址长度状态第一栏14K12K未分配第二栏32K96K未分配MM空表目空表目MM其中,起址——指出一个空闲区的主存起始地址。长度——指出从起始地址开始的一个连续空闲的长度。状态——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未分配”状态,指出对应的由起址指出的某个长度的区域是空闲区;另一种是“空表目”状态,表示表中对应的登记项目是空白(无效),可用来登记新的空闲区(例如,作业撤离后,它所占的区域就成了空闲区,应找一个“空表目”栏登记归还区的起址和长度且修改状态)。由于分区的个数不定,所以空闲区说明表中应有适量的状态为“空表目”的登记栏目,否则造成表格“溢出”

3、无法登记。上述的这张说明表的登记情况是按提示(1)中的例所装入的三个作业占用的主存区域后填写的。(2)当有一个新作业要求装入主存时,必须查空闲区说明表,从中找出一个足够大的空闲区。有时找到的空闲区可能大于作业需要量,这时应把原来的空闲区变成两部分:一部分分给作业占用;另一部分又成为一个较小的空闲区。为了尽量减少由于分割造成的空闲区,而尽量保存高地址部分有较大的连续空闲区域,以利于大型作业的装入。为此,在空闲区说明表中,把每个空闲区按其地址顺序登记,即每个后继的空闲区其起始地址总是比前者大。为了方便查找还可使表格“紧缩”,总是让“空表目”栏集中在表格的后部。(3)采用

4、最先适应算法(顺序分配算法)分配主存空间。按照作业的需要量,查空闲区说明表,顺序查看登记栏,找到第一个能满足要求的空闲区。当空闲区大于需要量时,一部分用来装入作业,另一部分仍为空闲区登记在空闲区说明表中。由于本实习是模拟主存的分配,所以把主存区分配给作业后并不实际启动装入程序装入作业,而用输出“分配情况”来代替。最先适应分配算法如图4-1。(4)当一个作业执行结束撤离时,作业所占的区域应该归还,归还的区域如果与其它空闲区相邻,则应合成一个较大的空闲区,登记在空闲区说明表中。例如,在提示(1)中列举的情况下,如果作业2撤离,归还所占主存区域时,应与上、下相邻的空闲区一

5、起合成一个大的空闲区登记在空闲区说明表中。归还主存时的回收算法如图4-2。(5)请按最先适应算法设计主存分配和回收的程序。然后按(1)中假设主存中已装入三个作业,且形成两个空闲区,确定空闲区说明表的初值。现有一个需要主存量为6K的作业4申请装入主存;然后作业3撤离;再作业2撤离。请你为它们进行主存分配和回收,把空闲区说明表的初值以及每次分配或回收后的变化显示出来或打印出来。二,本实验用到的一些数据结构有:typedefstructNODE{charname;//名称floatstart;//起始位置floatend;//大小intflag;//是否分配的标志}NOD

6、E;NODEOS[COUNT];//数组三,流程图开始初始化提出请求找到合适大小释放是否正确结束进行分配申请释放是否修改标志位是否四,源代码#include#include#defineCOUNT512typedefstructNODE{charname;//名称floatstart;//起始位置floatend;//大小intflag;//是否分配的标志}NODE;NODEOS[COUNT];//数组intcount;//被分成的块数统计intapplyfree;floatnumb;charc;//先对数组进行初始化,使没有分配的

7、名称为Pvoidinit(){count=1;OS[0].name='P';OS[0].start=0;OS[0].end=COUNT;OS[0].flag=1;}//对数组的插入操作voidinsert(intm,floatst,floaten){inti;count++;for(i=count;i>m+1;i--){OS[i]=OS[i-1];}OS[m].start=st;OS[m].end=en;}//移动操作,即对数组的删除操作voidmove(intm){inti;for(i=m;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