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方法秦旭.doc

“赏识”——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方法秦旭.doc

ID:55202346

大小:25.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03

“赏识”——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方法秦旭.doc_第1页
“赏识”——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方法秦旭.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赏识”——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方法秦旭.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赏识”——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方法秦旭快放寒假时,我在学校图书室转了转;看看有没有感兴趣的书,借来在寒假中瞅瞅,突然,一本书名为《造就天才的最佳方法》吸引了我。把书拿回家后,我迫不及待的阅读起这本书来,想看看究竟造就天才的最佳方法到底是什么,通过阅读才知道这个方法就是——赏识。赏识的目的就是很好地调动人的积极性,让受到赏识的人产生快感,更好地促进身心健康,激发人向上的无穷动力;因此,在教育中“赏识”就是一种特别重要的方法。但“赏识”和我们平常所用的“表扬”、“鼓励”都不一样。就像美国著名儿童教育家戴森·费里曼说:“赏识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条件;孩子

2、需要赏识,就像植物生长需要水分。聪明的老师和父母,应当给孩子以信心,让他们在生活中锻炼并表现自己的能力,进而证明自己的智慧,这就是赏识”。而“鼓励”就是劝人努力;“表扬”是对优秀或进步的行为表彰赞美;后两者的含义较为狭隘。因此,我们不能将“赏识”等同与“一味的表扬”或“鼓励”。不管我们是为人父母也好,还是作为教育者也罢,都要树立赏识观念,因为大教育家陶行知就深刻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而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就要学会赏识孩子。一、及时赏识学生,不能当马后炮赏识一定要有目的性,但同时也应该伴随着关心和爱护,正因为基于如

3、次的关怀和好意才会有这样的期待,如果学生能体会出这份心情,不但有助于增加师生之间的情感,更能发挥赏识的最高效用。下面就是一些可以使赏识发挥最佳效果的大好时机。1、在学生上课发言过程中进行赏识。我们发现,学生在上课回答老师的提问时,往往会出现错误或回答不上来,还可能是未预设到的答案;这时老师应就不能按照自己的思维和知识水平去否决学生的想法,那么,由于否定而产生的挫折感往往会使学生再也不肯继续想下去,或是再也不肯发言和回答问题。所以,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该采用比较婉转的方法,比如说:“你要不再想一想,想清楚一点再告诉我,好吗?你的想法,我还不太明

4、白。”这种做法可以提供学生的自信心。1、赏识学生的爱好通向成功的道路有许多条,而不要因为害怕学生喜欢画画,唱歌或者跳舞会影响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而进行干涉学生的这些爱好。相反教师要赏识学生的这些爱好,因为,成功对任何人都是很有吸引力的;而且,成功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大。这时,教师如果能因施利导,说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只钻自己的这些爱好还不行,还有锻炼好身体,学好文化课。学生听了当然能明白老师的好意,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2、赏识学生的劳动在学校,一般来说,学生都会在做值日生时把卫生打扫干净,只要他们卖力,认真,就应该得到老师的赏识。比如说,当班主任走过

5、正在扫地的学生身旁,说:“这么干净,准能得一面流动红旗”。其实,赏识的词语不管多么简短,学生听了都会感到无比的快乐。学生以后还会不听你的话吗?不服你的管教吗?一、赏识要辨证,激励加批评对待学生要在尊重、信任、关心、肯定的基础上进行恰如其分的赏识;而另外,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提出“更上一层楼”的目标,或者恰当的批评,都可以认为是一种赏识因素。我们每位教师都应该明白,学生犯错是最正常不过的事了,但是怎样引导学生少犯错,甚至不犯错,就看你如何“批评”了。学生的世界不同与成人,他们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并能在不断的冲突中形成一些那个年龄段的交往“规则”,

6、或做事方式;因此,遇到学生犯错时,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抓住学生心理,才能批评的有效果,让学生心服口服。达到教育的目的。2014-2-1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