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尊林四年级科学《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学案例与反思.doc

柯尊林四年级科学《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学案例与反思.doc

ID:55204655

大小:3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03

柯尊林四年级科学《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学案例与反思.doc_第1页
柯尊林四年级科学《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学案例与反思.doc_第2页
柯尊林四年级科学《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学案例与反思.doc_第3页
柯尊林四年级科学《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学案例与反思.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柯尊林四年级科学《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学案例与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3﹡教学案例《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学案例与反思房县军店小学柯尊林郭品丽内容摘要: 常识课是一门指导学生积极探索周围的环境,初步认识世界,进行生活和科学启蒙的综合课程。因此,在常识教学中,非常适宜开展各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用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地探索“未知世界”,自行获取知识。学生这样获取知识是深刻的、灵活的。在本案例中,教师就如何开展“探究”活动做了一些尝试。关键词:观察探究案例内容: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5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一、案例背景  声音从声源发出后以波的形式向各个方向传播,并能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介质)中传播。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尽管声音能够穿过各

2、种物质(固体、液体和气体),但在不同的物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很难理解声音的传播能穿过空气等物质。用不同的物质做实验的经验会让他们逐渐理解这一现象。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与实验知道声音能在液体、固体、气体中传播,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是传向四面八方的。  2、在探究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  3、感受并体验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三、教学重难点:  1、知道声音可以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并且传向四面八方。  2、理解声音必须通过介质传播。四、教学准备:  为每组准备:桌子、石块儿、水槽(里面装有1/2的水)  教师准备:真空收纳袋,抽气筒、发声

3、玩具、记录表、课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五、教学过程: (一)、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1、谈话: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那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呢?今天我们来研究。(板书课题: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2、教师由强到弱敲击桌面请学生听。  你们听,听见了什么声音?(慢慢敲)现在还听得到么?你们也试一试,不要让别人听到你的敲击声。  当敲得很轻时,我们就听不见声音了。  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听见声音?(把耳朵贴在桌面上)  3、耳朵需要贴在桌子的哪些地方就可以听到声音?请把你们的预测画到记录单上。  4、谁来说一说你们的预测?(找出不同的预测)  同学们预测到在桌子的任何地方都可以听到声音,是

4、这样的吗?下面让我们来亲自试一试。  但要注意以下几点:为了能听见声音,教室必须保持安静。  注意敲击声不能让别的小组听见,用耳仔细听。  把听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5、分小组实验。  6、交流:  你们都听见敲击桌面的声音了吗?在桌子的什么地方听到的?有多远的距离能听到声音?为什么贴着桌子就可以听见声音了?  你们发现了什么?你们的结论是什么?  7、那是不是所有的固体都能传播声音呢?下面可以在你的附近找一找、听一听并把可以传播声音的固体记录下来。  8、交流:你们找到了吗?  9、通过找我们发现了固体都可以传播声音。而且传向四面八方。 (二)、声音在水中传播  1、你认为还有哪些物体可以

5、传播声音?你是怎样知道的?(在生活中游泳时)  2、我们怎么做就可以证明水也可以传播声音?  在实验中需要什么材料呢?我们可以选择什么作为声源?  我们选择什么来传播声音?如何在水中制造声音?我们需要在什么地方听呢?  3、请你们把实验方案画在记录单上。并按照你们的方法去验证,最后把你们看到的现象和发现都记录下来。(分组实验)  4、小结:  你们发现了什么?你们的结论是什么? (三)、声音在空气中传播  1、通过实验我们知道固体、水都可以传声。  我这有一个塑料袋,请你听一听塑料袋可以传声吗?继续听,声音怎么小了?为什么会这样?  2、看录像:声音在空气中传播。  (四)、总结:  通过今

6、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五)、拓展:  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传向四面八方。那我们的耳又是怎样听见声音的?下节课我们来学习。  六、教学反思:《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是小学科学四上声音单元中的第三课,是在学生了解了声音的大小、高低、产生的原因等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探究声音能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以及认识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体。教材的编写意图是使学生通过多个活动对声音这一熟悉的事物去进行一番理性的探索,从而构建起对声音的传播的认识,为今后的探究、学习奠定感性基础。    整个教学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主要有以下特点:    1、预设情景,激发学习动机。通过“由强到弱敲击桌面请学生听”来引入新课

7、,促使学生“愿问其详”,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和点燃其探究自然秘密的智慧火花。2、加强直观,丰富感知。“活动是认识的源泉,智慧从动作开始”,教学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把理性认识化解在分组实验和学具操作中,让学生在静态和动态中获得感知并形成表象,理解声音能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促使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向抽象的转化。让学生动手实验,观察、讨论、分析,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他们学会了物体传声的实验,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