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地理模拟题1及答案.doc

2011年高考地理模拟题1及答案.doc

ID:55208380

大小:63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5-03

2011年高考地理模拟题1及答案.doc_第1页
2011年高考地理模拟题1及答案.doc_第2页
2011年高考地理模拟题1及答案.doc_第3页
2011年高考地理模拟题1及答案.doc_第4页
2011年高考地理模拟题1及答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年高考地理模拟题1及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1年高考地理模拟题1及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4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读下面的甲、乙两区域地理事象分布图,回答

2、1~3题。W_w*w.k_s*5u.c_o*m1.图中①②③④四支洋流中,属于风海流的是A.①B.②C.③D.④2.图中M阴影区为同一种气候类型,但该气候类型在甲地区分布的最高纬度高于40°,而在乙地区分布的最高纬度低于35°,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海陆分布及轮廓B.大气环流的差异C.地形分布D.洋流影响3.关于甲、乙两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①a、b两区域为同一种农业地域类型②a、b两地区养牛业都很发达③c、d两地区的地形都是以高原为主④c、d两地所在国都是发达国家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下图中a为等温线,b为锋线且向偏北方向移动,虚线范围内为雨区

3、。读图回答第4~5题。4.图示地区A.位于北半球,b为冷锋B.位于北半球,b为暖锋C.位于南半球,b为冷锋D.位于南半球,b为暖锋5.当前A.甲地受锋面影响,气温降低、风力增强B.乙地受锋面影响,阴雨连绵C.甲地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日较差较大D.乙地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压高、气温低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6~8题。6.图中A地区近年来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C.冰川融水丰富,灌溉便利D.平原广阔,黑土肥沃7.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已变

4、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C.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的结果D.人类过渡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8.图示区域内甘肃、宁夏在黄河附近形成一条“工业长廊”,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工业地带属于A.以面、毛纺织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B.以农产品加工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C.以石油、煤炭开采为主的工业地域D.以有色金属冶炼和水电为主的工业地域读甲、乙两区域图,回答9~11题。9.与M河相比,F河A.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B.有结冰期,且结冰期较长C.水能蕴藏量更大D.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10.以下关于甲、乙两区域人口状况

5、的正确说法是A.人口再生产类型都属于现代型B.甲区域人口增长速度快于乙区域C.甲区域城市化水平高于乙区域D.甲区域人口密度远高于乙区域11.甲、乙两区域所在国家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都不包括A.水稻种植业B.商品谷物农业C.大牧场放牧业D.种植园农业Ⅱ卷得分:地理历史政治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注意事项:1.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3.本卷共4大题,共160分。36.(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澳大利亚降水量分布图材料二墨累一达令河流域重要水库和灌溉区的分布(1)描述澳大利亚大陆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6、6分)(2)分析澳大利亚大陆在西北部与西南部降水的季节差异及其形成原因。(8分)(3)墨累—达令河流域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以亚热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为主,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200~500毫米,农业生产需要灌溉,上、中游地区截取了大量河流径流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并分析对河流下游产生的不利影响。(6分)(4)墨累——达令河流域开发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解决的措施?(8分)(5)澳大利亚的商业和贸易中心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形成的区位因素有哪些?(8分)39.(6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四2009年8月,随着惠普、富士通等大型电子

7、企业在重庆风景秀丽的大学城落户,至此,成都、重庆、西安已成为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电子工业中心。(4)请用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城市发展为电子工业中心的区位条件。(8分)(5)古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但随着兰渝、襄渝、成昆、渝怀等铁路及高速公路的建设,请你说明如今筑路已不再难的原因。(6分)材料五表1:公路与铁路最大限制坡度表最大限制坡度公路7%—9%铁路3%注:最大坡度限制为100米路程可以升高的最大高度。表2:山区与平原修建铁路的工程量与造价比表土石方桥与隧道总长度造价山区/平原1.5—27—112.2—3山区/丘陵1以上2—31.5(6)根据材料五的数据

8、,说明山区优先发展公路而不是铁路的理由。(6分)2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